[发明专利]玻璃升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6673.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贲华;伍建;崔世强;邹彪;顾锋;金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E05F15/697;E05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潇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升降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其包括承载件、玻璃组件、第一座件、连杆组件、第二座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承载件上具有导轨,玻璃组件设置于导轨,第一座件和第二座件设置在承载件上,连杆组件与玻璃组件和第一座件连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和与第一连杆组交叉枢接的第二连杆组,而第一连杆组与第二连杆组的交叉枢接处形成有第四连接点,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座件上,传动组件与连杆组件连接,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四连接点升降,实现带动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升降,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拉动玻璃组件沿着导轨滑动/升降做开闭运动,如此实现玻璃组件的电动升降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是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其通常与玻璃升降器相连接,通过玻璃升降器控制其升降,而现有玻璃升降器通常为手摇式玻璃升降器,其结构复杂,且不易控制。因此急需一种玻璃升降器,以实现电动控制汽车玻璃的升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升降器。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升降器,其包括:承载件,其上具有窗口及设置于窗口两侧的导轨;玻璃组件,与窗口对应设置于导轨,玻璃组件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点;第一座件,设置在承载件上,且位于窗口的下方,第一座件上具有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连杆组件,与玻璃组件和第一座件连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组和与第一连杆组交叉枢接的第二连杆组,而第一连杆组与第二连杆组的交叉枢接处形成有第四连接点,且第一连杆组和第二连杆组的一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连接点,第一连杆组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杆组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三连接点;第二座件,设置在承载件上,且位于第一座件的下方;传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座件上,并且与连杆组件连接,传动组件包括螺母套筒、丝杆和驱动齿轮,螺母套筒的一端枢接于第四连接点,另一端套设于丝杆,丝杆设置于第二座件,并且与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座件上,并且与传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齿轮,驱动件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玻璃组件包括玻璃、边框和连接架,玻璃设置于边框,连接架固定设置于边框下方,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点,边框的两侧设置有滚轮,边框设置于导轨,滚轮位于导轨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杆组包括依次枢接的短鱼眼接头、长连杆、短附杆,短鱼眼接头枢接于第一连接点,短附杆枢接于第二连接点;第二连杆组包括依次枢接的长鱼眼接头、短连杆、长附杆,长鱼眼接头枢接于第一连接点,长附杆枢接于第三连接点,长连杆与短连杆交叉枢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座件包括底座和箱体,底座固定设置在承载件上,且位于第一座件的下方,箱体设置在底座上,箱体用以承载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并排设置于箱体内,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于箱体内,并且与驱动齿轮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更包括固定套筒、滑动套筒、滑动接头和弹簧,固定套筒固定在第二座件上,丝杆位于固定套筒内,滑动套筒的一端穿过固定套筒,另一端与滑动接头固定连接,螺母套筒的一端与滑动接头固定连接,并通过滑动接头枢接于第四连接点,弹簧穿过丝杆设置于固定套筒和滑动套筒内。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组件更包括电机套筒、霍尔PCBA板、固定接头座、波纹套管和线束,电机套筒固定在第二座件上,驱动件设置于电机套筒内,固定接头座设置于电机套筒,霍尔PCBA板设置于固定接头座且位于电机套筒内,波纹套管穿过固定接头座,线束穿过波纹套管而伸入电机套筒内而与霍尔PCBA板及驱动件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件包括电机和齿轮箱,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箱的输入端连接,齿轮箱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启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