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地质发射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7061.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淼;龙根;马思源;宋超;杨洋;舒欣;汪宇;罗成;何少佳;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地质 发射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地质发射机,包括箱体、箱盖和机箱面板,机箱面板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面板正面器件组和面板背面器件组,箱体内设置电池和电池安装座;面板正面器件组包括接插口、开关、接线柱和测试口,所述面板背面器件组包括功率器件、电源保险座、驱动板、主控板、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源检测板,功率器件有三个,分别为第一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接插口有四个,分别为主电源输入口、电池充电口、激励输入口和并机控制口,主电源输入口与所述电源保险座电连接,电池充电口与电池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通过合理的机箱和面板的组合设计,实现了发射机的小型化、便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探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地质发射机。
背景技术
电磁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研究天然和人工(可控)场源在大地中激励的交变电磁场分布,并由观测到的电磁场分布研究地下电性及地质特征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电磁探测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范围不断扩大,如国家矿产资源、工程地质勘察、地下水与地热调查、环境灾害地质调查及考古、地下管线及埋葬物探测、海水倒灌和地下污染范围界定、地下开采巷道和井间观测等,几乎涉及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备受人们瞩目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
我国的电磁研究起步较晚,对电磁探测技术的理论研究、仪器研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仪器研制除少数有所独创外,大多是在国外仪器基础上的开发改进,现有的中功率地质发射机结构复杂、重量大、不便于携带,而国内在中功率便携式地质发射机的研究开发上更是处于空白,因此当前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中功率地质发射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质发射机,其可有效解决地质发射机结构复杂、重量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实现发射机的小型化、便携化、高效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地质发射机,包括箱体、箱盖和机箱面板,所述箱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箱体顶部,所述机箱面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机箱面板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面板正面器件组和面板背面器件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设置电池和电池安装座,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座内;
所述面板正面器件组包括接插口、开关、接线柱和测试口,所述面板背面器件组包括功率器件、电源保险座、驱动板、主控板、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电源检测板,所述功率器件有三个,分别为第一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并且:
所述接插口有四个,分别为主电源输入口、电池充电口、激励输入口和并机控制口,所述主电源输入口与所述电源保险座电连接,所述电池充电口与电池电连接,所述激励输入口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并机控制口与所述激励输入口电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接线柱和测试口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接线柱与所述第二IGBT电连接而另一个接线柱与所述第三IGBT电连接,每个所述测试口分别与一个所述接线柱电连接;
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IGBT与第二IGBT电连接,第二IGBT与第三IGBT电连接,所述驱动板和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检测板电连接,所述电源保险座与第一IGBT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板背面器件组还包括散热器,所述第一IGBT、第二IGBT和第三IGBT均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
优选地,所述面板背面器件组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机箱面板之间,并且所述风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在对应于所述散热器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口,所述箱体的内壁在对应于所述通风口的位置设置有通风垫条,所述散热器压在所述通风垫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