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肋上下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及框架结构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627.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柳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承志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1/20;E04B1/21;E04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带受拉 钢筋 预应力 框架结构 体系 | ||
一种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及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该板与柱连接面同宽,其肋上部、板上部及肋下部都带有受拉钢筋与柱钢筋连接,形成框架结构体系,它既是大覆盖面的板又是框架横梁,与柱同宽,有利于其它梁板柱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所属技术领域: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板用于框架结构,没有切实可行的结构体系,而多层建筑,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接的作上部结构嵌固端的结构,都要求框架结构,不允许使用铰接排架结构,而现浇结构横梁过大不能实现;虚拟框架,造价也很大,横向筋又大又密,吊模板现实中不能实现,支模板费用不节省,难以实现,并且大多数设计师不认可。组合框架结构单肋太小,难以完成两个任务,既是大覆盖面的板又是框架横梁的任务;把两肋合并做横梁,柱上的牛腿与柱间支承梁上的牛腿梁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同一页板一个肋与另一页板的一个肋合并,设在牛腿梁上,另一个肋设在支承梁牛腿上势必形成两个肋不一样长,大跨度大荷载板生产时难不开裂,柱间有框架纵梁又作为支承梁最合理,如果在牛腿上再制作钢筋混凝土巨大的支承梁,浪费巨大,且支承梁与纵梁之间需要处理,不能实现。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及结构体系,非常简单宜行又合理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一种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包括大跨度预应力∩形板、肋上部带受拉钢筋,两肋下部带受拉钢筋。
进一步,肋上部带受拉钢筋,也可以为两肋上部之间板的上部带受拉钢筋,也可肋上部、板上部都带有受拉钢筋。
进一步,下部受拉钢筋可以与板肋下埋件连接。
进一步,板宽度与与板连接的柱截面宽度基本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板宽度与与板连接的柱截面宽度基本相同,是指板宽度与与板连接的柱截面宽度相同或略大略小,利用焊接板缝等工作。
进一步,如果与框架柱连接的柱截面宽度较大,可以把预应力∩形板的一侧或两侧加上翼缘。
进一步,一种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框架结构体系,包括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框架柱、框架柱上牛腿梁、普通预应力梁板,框架柱之间的框架纵梁可以是倒T梁或L梁、其特征在于:把双肋上下部带受拉钢筋的预应力∩形板设置在框架柱上的牛腿梁上,上部的受拉钢筋与框架柱钢筋连接;肋下部钢筋与牛腿梁上钢筋连接,可以肋下部受拉钢筋连接预埋件与牛腿梁上钢筋连接或与牛腿梁上埋件焊接;把其它大跨度预应力梁板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框架纵梁上,通常是倒T梁或L梁上,这样,跨中最大弯矩是预应力钢筋完成,而下部埋件连接提供的剪力小于等于上部受拉钢筋与柱钢筋连接形成的拉力,依据板高形成束约弯矩,约束了预应力板在地震力、水平力作用下的上下转动,组合形成框架结构体系,但这个体系:1、是双肋上下所有受拉钢筋或包括两肋上部中间位置的钢筋共同与柱梁钢筋连接形成的体系,比一个肋上下或两肋合并后上下钢筋与柱梁钢筋连接形成的体系受力更合理,更完善,建筑物的结构更简洁,更易实现,并节省工期和造价。现实中一个肋通常不够,2个肋合并应力不一致;还需要处理板缝等问题,如灌缝、中间加网片等措施,本发明是同一个板的两个肋共同与柱梁钢筋连接,与梁柱连接是从一条线连接变成一个连接面,同一页板也不存在应力不一致和两板缝处理问题,即使相同的钢筋,连接后的效力也大幅度提高;2、预应力∩形板基本与柱同宽,独立解决框架横梁问题,与其它板及板的支承梁结合也更简洁,受力更清晰;框架柱柱间纵梁上的牛腿梁及其上的预应力板与柱上的牛腿梁及其上的预应力板各自方便独立设计,不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需要考虑其间的协调受力而造成建筑物结构的繁琐浪费,甚至避免同一页板两肋长度不同而受力不同而生产及设计使用需要处理的繁琐复杂与浪费。
进一步,用埋件与上部受拉钢筋连接弯到板面上,肋上部受拉钢筋与埋件连接弯向该肋背部,把框架柱上的钢筋分别与对应的板面上的埋件连接,以保证规范规定的必要的钢筋搭接长度要求及施工的简单宜行。
进一步,用埋件与受拉钢筋连接弯到板面上,其特征在于该板面上肋背部位置设置插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承志,未经柳承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筛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蔬菜株间除草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