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挡玻璃电性能检测方法、系统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9495.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南;夏大旺;于焱;徐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嘉运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挡 玻璃 性能 检测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风挡玻璃电性能的方案,包括:采集加热膜的各相的电阻值和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判断加热膜的每相的电阻值或温度传感器的各电阻值是否超限;如果超限,则发送相应的故障驱动信号来提示阻抗特性存在故障;如果所有电阻值都不超限,则计算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的所有电阻值的均值;将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的每个电阻值分别与基于所述均值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的一个电阻值超出阈值范围,则发送相应的故障驱动信号来提示阻抗特性存在故障;如果加热膜和温度传感器的所有电阻值都不超出阈值范围,则发送相应的通过驱动信号来提示风挡玻璃阻抗特性通过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装备领域中的风挡玻璃电性能检测,更具体而言,涉及针对风挡玻璃加热膜及其温度传感器的阻抗特性检测,以实现在风挡玻璃入库检查和安装到飞机前的阻抗特性检查。
背景技术
飞机在飞行中经常会碰到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而在某些特定气候条件下的飞行会造成在驾驶室的风挡玻璃表面的结冰或起雾。这种结冰或起雾会导致机组人员无法看清机体外部的环境,影响了飞行员的视野,因此,非常容易造成飞行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所述安全隐患,可以通过给飞机的风挡玻璃进行加热,使其实现防冰和除雾的效果,从而给机组提供清晰的驾驶舱视界。
伴随着多电飞机的发展及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飞机防冰系统已经由传统热气防冰向电防冰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采用诸如加热膜之类的功能单元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防止在风挡玻璃表面结冰或起雾。所述加热膜可采用氧化锡膜、氧化铟锡膜或电阻丝等材料制成。另外,所述加热膜是一种结构功能件,其被埋入在风挡玻璃的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内部,同时具备结构承载功能和电加热防/除冰功能。
但在风挡玻璃出厂检测时或要装配到飞机前进行检测时,偶尔会出现由于风挡玻璃内部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引线出现错误,导致风挡玻璃无法实现加热功能的情况。因此,在所述风挡玻璃部件入库时和正式装配到飞机前都需要对风挡玻璃的电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完好性进行检查,以及时排查出问题风挡玻璃。
为了能够发现该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通过检测人员使用万用表对风挡玻璃的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进行人工阻抗特性检查来完成。一旦发现其阻抗超出限制,则可以认为该加热膜出现了故障。
但采用万用表的人工检测存在很多缺陷,例如:检测的不确定性、接触不可靠,进而导致误差较大。而且,万用表只能排查单个电阻是否出现问题,而无法进行整体分析。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准确且高效地对风挡玻璃的加热膜或温度传感器进行性能检测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挡玻璃电性能检测的方案,通过使用本方案可以提供更加自动化且更加准确的电性能检测机制。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风挡玻璃中的加热膜的电性能的方法,包括:采集所述加热膜的各相的电阻值;执行加热膜的电性能检测流程,包括:判断所述加热膜的每个相的所述电阻值是否超限;如果所述加热膜的任意一相的所述电阻值超限,则发送相应的故障驱动信号来使得指示器提示所述加热膜阻抗特性存在故障;如果所述加热膜的所有相的所述电阻值都不超限,则计算所述加热膜的所有电阻值的均值;将所述加热膜的每相的所述电阻值分别与基于所述加热膜的电阻值均值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如果所述加热膜的任意一相的所述电阻值超出所述阈值范围,则发送相应的故障驱动信号来使得所述指示器提示所述加热膜的阻抗特性存在故障;如果所述加热膜的所有相的所述电阻值都不超出所述阈值范围,则发送相应的通过驱动信号来使得所述指示器提示所述加热膜的阻抗特性通过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