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9728.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凤;张彧萌;金亚云;唐玉芝;陈欣元;陈章耀;刘大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桥 表面 横跨 全方位 检测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包括滑车组件、搭载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回转机构、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搭载平台通过滑车组件在高铁桥梁的上表面滑动,且在其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并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对高铁桥梁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搭载平台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设有回转机构,且在回转机构上设有四个机械臂,四个机械臂相对于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相邻两个机械臂下端与对应第二检测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本发明实现了高铁桥梁的全方位检测范围,省时省力,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高铁桥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要,因此为确保高铁桥梁的质量,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高铁桥梁进行检测。目前传统技术手段一般是采用桥梁检测车搭载工作人员使用仪器进行检测,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在检测车上的作业平台进行工作,但是在检测的时候往往容易无法移动到某些检测位置,对检测作业造成一定困扰,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危险,实用性不强。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通过搭载平台、滑车组件、第一检测装置、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高铁桥梁的全方位检测范围,省时省力,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高铁桥梁用的表面横跨式全方位检测机器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滑车组件、搭载平台、第一检测装置、回转机构、机械臂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搭载平台水平设置,且其下表面通过滑车组件在高铁桥梁的上表面水平滑动;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前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固定端与所述搭载平台竖直转动连接,且其检测端朝前设置,并对高铁桥梁的上表面进行检测;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水平设有回转机构,且在所述回转机构的上表面还呈矩形竖直对称设有四个机械臂,四个所述机械臂相对于所述搭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机构竖直铰接,每一所述机械臂的下端分别向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延伸,且每相邻两个机械臂的下端分别与对应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通过搭载平台分别沿高铁桥梁的下方两侧面水平滑动,且其检测端分别朝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对高铁桥梁的两侧下表面以及下方两侧面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筒体、底座、马达、回旋齿轮箱、驱动齿轮和回旋环;在所述搭载平台的上表面靠其后端一侧还竖直设有筒体,且在所述筒体的正上方还同轴心水平间隔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圆形结构,且其直径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筒体之间还水平平行同轴心设有回旋环,所述回旋环的内圈上表面与所述底座螺接固定,且其外圈下表面与所述筒体螺接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搭载平台前端一侧还分别竖直设有马达和回旋齿轮箱,所述马达与所述回旋齿轮箱联动连接,并通过回旋齿轮箱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所述回旋齿轮箱的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并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回旋环的外圈啮合连接;在马达的驱动下,通过驱动齿轮与回旋环的啮合配合,底座绕搭载平台做水平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用品的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排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