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851.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熊兆明;史成波;滕峰;沈浩;罗苏蓉;陈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00 | 分类号: | B01D25/00;B01D25/21;B01D25/32;B01D25/38;C02F11/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机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其包括可移动对称设置在板框两侧、并沿脱泥行程方向依次设置的电动刮泥板组、高压气/水嘴组以及图像识别判断模块,电动刮泥板组和高压气/水嘴组的排布宽度与板框沿脱泥行程方向上的宽度一致,且电动刮泥板组和高压气/水嘴组的对称间距与板框厚度一致;图像识别判断模块用于对板框上脱泥后的图像进行采集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驱动自动脱机装置对板框进行再次脱泥。本发明利用电动刮泥板组上的刮泥板将板框滤布上的大泥块自动挂扫下来,同时利用高压气/水嘴喷出高压气体将板框滤布上的小泥块吹扫下来,并通过图像识别判断模块对吹扫后的滤布进行识别判断滤布上的泥块是否清理干净,从而实现对板框自动脱泥效果,无需人员值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
背景技术
板框脱水机广泛应用在污泥脱水领域,可大幅降低污泥含水率,但是存在运行周期长,卸泥困难,需要人工辅助卸泥和值守,工作强度大,且有些污泥臭味较大,不利于工人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以实现自动脱泥,解决人工脱泥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所述自动脱泥装置包括可移动对称设置在板框两侧的电动刮泥板组、高压气/水嘴组以及图像识别判断模块,所述图像识别判断模块、高压气/水嘴组以及电动刮泥板组沿脱泥行程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电动刮泥板组和高压气/水嘴组的排布宽度与板框沿脱泥行程方向上的宽度一致,且电动刮泥板组和高压气/水嘴组的对称间距与板框厚度一致;所述图像识别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图像识别技术对板框上脱泥后的图像进行采集并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驱动自动脱机装置对板框进行再次脱泥。
优选的,所述自动脱泥装置包括两竖直对称设置的安装座板,两所述安装座板上均对称安装设置有电动刮泥板组、高压气/水嘴组以及图像识别判断模块,所述安装座板活动设置在一相对板框脱水机板框设置的第一导轨上,当所述安装座板运动至第一导轨相对板框一端的行程尽头时,所述安装座板上的图像识别判断模块移动至板框的最末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活动设置在一沿第一导轨插入板框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活动设置在一沿板框排列方向设置的第三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刮泥板组包括刮泥驱动电机、一端与刮泥驱动电机动力连接、且沿板框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驱动轴,以及固定套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多个刮泥板圈,每一个刮泥板圈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刮泥板,相邻所述刮泥板圈上的刮泥板周向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刮泥板的自由端向其旋转刮泥方向弯折延伸出一刮泥勾。
优选的,所述高压气/水嘴组包括多个沿板框宽度方向分布设置的高压气/水嘴,所述高压气/水嘴的出气口朝向各不相同。
优选的,两所述安装座板上还均设有高压气冲罩,所述高压气冲罩周向环绕设置在高压气/水嘴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图像识别判断模块包括光影投射单元、图像识别单元、数据换算单元以及图像判断单元;其中光影投射单元用于向板框的滤布上投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板框滤布上的投影图像的相位信息;所述数据换算单元用于将图像相位信息换算为深度信息,并根据深度信息计算得到三维结构信息;所述图像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将计算得到的三维结构信息与原始空白滤布的三维结构信息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滤布上是否还存在未脱落的泥块。
优选的,所述板框脱水机自动脱泥装置还包括一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刮泥驱动电机、高压气/水嘴以及第一导轨的驱动电机、第二导轨的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用于分别控制刮泥驱动电机、高压气/水嘴以及第一导轨的驱动电机、第二导轨的驱动电机、第三导轨的驱动电机的启停工作,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与所述图像判断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根据图像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构决定是否启动自动脱泥装置对所述板框进行重新脱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8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换电芯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面向软件更新的软件测试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