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焊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954.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荣帅;权新蕊;宋松科;曾仲;熊伦;邵林;彭友松;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3K9/1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伟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焊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焊枪,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含有枪柄和枪筒的枪身,还包括与所述枪身连接的定位单元;所述枪筒外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卡槽和后定位卡槽,所述前定位卡槽与所述后定位卡槽之间形成可容条状钢材的、条状钢材可穿过的条状的夹持空间;所述定位单元具有与所述条状的夹持空间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定位面,工作状态下,所属定位面与待焊接的基准面相互贴合来完成所述手持式焊枪的定位。本发明具有开放式的、贯穿的、位于枪筒外部依次连接的前定位卡槽、条状的夹持空间和后定位卡槽,三者配合能够实现焊枪对不同尺寸的条状钢材的快速夹持,配合设置的定位单元,实现钢板与条状钢材的T型焊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土木建筑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焊枪。
背景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常需将钢筋与钢板焊接,钢筋与钢板焊接主要分为三种焊接方式,一是钢筋纵轴向与钢板接触,采取角焊缝满焊或者断续焊的方法进行连接;二是将钢板打孔或者割孔后,将钢筋插入孔中,分半插入式、全插入式及贯穿式,然后进行焊接;第三种是钢筋横轴向即钢筋的横端面与钢板接触,钢筋的直径所在的面与钢板接触,使用角焊缝周焊的方式焊接。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第三种采用角焊缝周焊方式焊接钢筋与钢板,即钢筋和钢板之间的T型焊接,常常通过人手扶持、或使用简单工具辅助的方式进行焊接定位。该方式存在焊接质量不高,不易定位,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焊枪,能够实现不同规格、尤其是长尺寸的条状钢材与钢板之间的T型焊接。本发明用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
一种手持式焊枪,包括含有枪柄和枪筒的枪身,还包括与所述枪身连接的定位单元;所述枪筒外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卡槽和后定位卡槽,所述前定位卡槽与所述后定位卡槽之间形成可容条状钢材的、条状钢材可穿过的条状的夹持空间;所述定位单元具有与所述条状的夹持空间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定位面,工作状态下,所属定位面与待焊接的基准面相互贴合来完成所述手持式焊枪的定位。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焊枪,其枪身包含枪柄和枪筒。枪筒与枪柄之间呈直角或锐角交叉连接,枪柄用于供使用者握持,枪筒用于安装夹持待焊条状钢材。该手持式焊枪还包括与枪身连接的定位单元,定位单元能够辅助完成两个待焊接对象之间的定位。在现有技术中,手持式螺柱焊枪也能够实现条状钢材与钢板之间的T型焊接,然而,这种螺柱焊枪的被焊接对象只能从焊枪枪筒前端的枪口处塞入,于焊枪枪筒内部进行夹持固定。由于螺柱焊枪的枪筒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容纳长度较大的条状钢材,因此其应用范围较小,只能够完成诸如金属螺柱等较短的金属紧固件的焊接,无法辅助长尺寸的条状钢材尤其是钢筋的T型焊接。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手持式焊枪为实现对长尺寸的条状钢材的辅助定位、以实现半自动化焊接,设置为,所述枪筒外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卡槽和后定位卡槽,所述前定位卡槽与所述后定位卡槽之间形成可容条状钢材的、条状钢材可穿过的条状的夹持空间;所述定位单元具有与所述条状的夹持空间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的定位面,工作状态下,所属定位面与待焊接的基准面相互贴合来完成所述手持式焊枪的定位。在本发明中,所定义的前端为焊枪的焊接端,后端则为焊枪另外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枪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卡槽和后定位卡槽,前定位卡槽与后定位卡槽之间为夹持空间,三者依次连接贯通且均位于枪筒的外部,因此,长度较长的条状钢材能够顺次穿过后定位卡槽、夹持空间、前定位卡槽,实现与枪筒的连接,以便完成枪身对条状钢材的定位。适当选择前、后定位卡槽的形状,例如设置为开口较大的U型槽或V型槽,将夹持空间设为开口方向与定位卡槽开口方向相同的开放式空间,条状钢材能够直接整体放入各夹持装置中实现与机身的连接。又由于整个定位操作都在枪筒的外部完成,因此,该装置能够连接、夹取不同尺寸的条状钢材,若钢材过长,使其超出枪筒长度的部分伸出枪柄即可。定位单元可设置于枪筒前端,使其靠近枪筒前端的焊接端,以更精确地完成焊接作业处待焊接的两个对象间的定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