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481.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赵扬玉;魏瑗;李宏田;刘建蒙;程志浩;原鹏波;周玉博;张爱青;龚丽君;童春;杜雨峰;吴天晨;宫晓丽;尹韶华;石慧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何爽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胎生 发育 标准 曲线 构建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包括:收集不同地域双胎的历史数据;按照双胎绒毛膜性对双胎的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单绒毛膜双胎的第一数据集和双绒毛膜双胎的第二数据集;根据第一数据集中每对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超声诊断数据计算得到每个胎儿不同孕周的体重的第一体重集;根据第二数据集中每对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超声诊断数据计算得到每个胎儿不同孕周的体重的第二体重集;基于第一体重集和第二体重集利用分数多项式回归和混合效应模型结合的方式,分别构建单绒毛膜双胎和双绒毛膜双胎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本申请构建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与双胎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拟合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胎儿生长发育监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以及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监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产科领域对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监测仍沿用单胎妊娠的标准,缺乏关于双胎妊娠特异性的胎儿生长曲线。因子宫扩张储备功能下降及孕中期宫内资源环境相对受限等自身生理特点,相对于单胎,随着妊娠进展双胎胎儿体重的增长速度渐趋缓慢,大多研究数据显示,自孕妇妊娠28周后,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与单胎有明显差异,且随孕周增加差异逐渐明显,导致有40%的近足月(怀孕满37周)双胎被误诊为胎儿生长受限,不仅增加了双胎孕妇的紧张与焦虑感,而且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此,为了对双胎妊娠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良好的监测,国际上已经在尝试建立用于判定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
但是,目前建立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存在以下问题:
(1)因目前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是针对研究地区内有限人群建立,由于不同地区有限人群内种族构成不同,导致采用这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在除研究地区外其他地区进行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判定时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2)发明人研究发现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宫内生长轨迹存在差异,尤其从28周开始,单绒双羊双胎胎儿的超声估计体重明显低于双绒双羊双胎,且差异随妊娠进展而逐渐明显;目前建立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未考虑绒毛膜特异性,导致采用该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对不同绒毛膜性双胎进行生长发育情况判定时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构建与双胎生长发育实际情况拟合程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构建的方法,包括:
收集不同地域双胎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每对双胎妊娠胎儿的分娩数据和不同孕周的超声诊断数据;
根据所述分娩数据中分娩时的胎盘个数和超声诊断数据确定双胎的绒毛膜性,并按照双胎绒毛膜性对双胎的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单绒毛膜双胎的第一数据集和双绒毛膜双胎的第二数据集;
计算得到第一体重集和第二体重集;其中,所述第一体重集为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集中每对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超声诊断数据计算得到每个胎儿不同孕周的体重;所述第二体重集为根据所述第二数据集中每对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孕周的超声诊断数据计算得到每个胎儿不同孕周的体重;
分别基于所述第一体重集和所述第二体重集利用分数多项式回归和混合效应模型结合的方式,得到单绒毛膜双胎的第一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和双绒毛膜双胎的第二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
其中,第一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和第二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包括体重随孕周变化的均值线、上分位数线和下分位数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的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与双胎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拟合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该双胎生长发育标准曲线进行生长发育情况判断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双胎识别的准确度,为产科医生及孕妇对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监测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