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713.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汝龙;冯锡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2/15;A01G9/14;A01G9/24;A01C23/04;A01M1/14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马长增;姚源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栽培 套种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选择;2.培枕布置:将栽培枕分为若干列,沿大棚长边方向平行布置,每列的若干个栽培枕纵向首尾相连布置;3.种植布局:每个栽培枕中种植四颗吊蔓蔬果,每个栽培枕两侧的地面上分别种植三颗小菜,每两个相邻小菜之间的株距相等;4.灌溉;5.施肥施药:肥料、药物通过滴灌带施用。有益效果:空间利用率高,布局规划合理;作物复种指数、年总产量高;提高了栽培枕的利用率,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栽培枕栽培是指使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现有技术中,未见基质栽培的套种种植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布局规划合理;作物复种指数、年总产量高;提高了栽培枕的利用率,并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的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场地选择:选择种植设施为温室大棚,整平地面,对棚内及周边进行杂草、尾菜、垃圾清理,并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消毒灭菌;
二、栽培枕布置:将栽培枕分为若干列,沿温室大棚长边垂直方向平行布置,每列的若干个栽培枕纵向首尾相连布置;栽培枕内的填充物为栽培基质;
三、种植布局:每个栽培枕中种植四颗吊蔓蔬果,每个栽培枕两侧的地面上分别种植三颗小菜,每两个相邻小菜之间的株距相等;
四、灌溉:在若干个栽培枕中依次通入两条滴灌带,两条滴灌带在每列栽培枕中线两侧相距10-20公分呈平行线布置;栽培枕的两侧侧面上设置有100个以上的疏水孔,小菜的灌溉由栽培枕流出的多余水分供给;
五、施肥施药:肥料、药物通过滴灌带一体化施用。
优选的,步骤三中的吊蔓蔬果为茄果类蔬菜或葫芦科果菜,小菜为十字花科蔬菜。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栽培枕纵向的长度为60-70厘米,每列中相邻的两个栽培枕之间的距离为60-70厘米,两列栽培枕之间的距离为70-80厘米。
优选的,上述吊蔓蔬果为番茄或茄子或辣椒或甜椒。
优选的,上述吊蔓蔬果为甜瓜或西瓜。
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枕、滴灌带和大棚,其中:上述栽培枕共有若干个,分为N列,N为正整数,各列栽培枕之间呈平行布置,放置在大棚的内部地面上;上述滴灌带设有N组,每组滴灌带呈平行并相距15-20厘米距离依次穿过每一列的每一个栽培枕;上述栽培枕上种植有吊蔓蔬果,栽培枕侧边位置处的地面上种植有小菜;每组上述滴灌带与一个抽水泵配装连接;上述滴灌带上靠近抽水泵的一端设置有施肥器,施肥器与水溶肥融化桶的内部连通连接。
上述的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系统,其中:上述栽培枕包括栽培枕主体、栽培口、疏水孔、基质和防虫层;上述栽培枕主体呈袋状,内部填充有基质;上述栽培枕主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栽培口和防虫层,栽培口为通孔;上述栽培枕主体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疏水孔。
上述的一种利用栽培枕的套种栽培系统,其中:上述栽培枕主体包括聚乙烯无纺布、防腐膜、保温膜;上述聚乙烯无纺布形成栽培枕主体的形状,在聚乙烯无纺布的外部设置有防腐膜,其内部设置有保温膜;上述防腐膜、聚乙烯无纺布、保温膜依次固定贴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中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