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736.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东;柯亮;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26 | 分类号: | B29C73/26;B29C73/12;B29C73/02;B29C73/2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人 维修 风机 叶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包括步骤:S1:对目标风机建模并确定维修区域;S2:通过打磨机器人对维修区域进行打磨程序;S3:通过贴玻璃纤维机器人对维修区域进行贴玻璃纤维程序;S4:进行打磨程序;S5:通过涂腻子机器人对维修区域进行涂腻子程序;S6:进行打磨程序;S7:通过涂胶衣机器人对维修区域进行涂胶衣程序;S8:进行打磨程序;S9:通过涂面漆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涂面漆程序。本公开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安全性好,施工效率高,不受天气影响,且长远看来性价比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风机叶片普遍通过人工进行维修,所有的维修工具、维修材料也均依靠人工携带至风机叶片上。
显然人工维修的效率较慢,首先需要等待风机停转,然后维修人员在攀爬至需要维修的位置,风机通常数十米高、叶片也长达数十米,人工攀爬至维修位置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也耗费体力。并且需要团队协作,人力成本常年位于高位,每个维修团队一两天内一般也就只能维修一台风机,碰到较为恶劣的天气时,考虑到安全问题,人工维修也不能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安全性好,施工效率高,不受天气影响,且长远看来性价比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维修风机叶片方法,包括步骤:
S1:通过一无人机携带的激光雷达和RTK对一目标风机建模并确定所述目标风机的叶片上的一维修区域;
S2:通过所述无人机携带一打磨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所述打磨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打磨程序;
S3:通过所述无人机携带一贴玻璃纤维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所述贴玻璃纤维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贴玻璃纤维程序;
S4:所述打磨机器人等待所述维修区域晾干后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所述打磨程序;
S5:通过所述无人机携带一涂腻子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所述涂腻子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涂腻子程序;
S6:所述打磨机器人等待所述维修区域晾干后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所述打磨程序;
S7:通过所述无人机携带一涂胶衣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所述涂胶衣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涂胶衣程序;
S8:所述打磨机器人等待所述维修区域晾干后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所述打磨程序;
S9:通过所述无人机携带一涂面漆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所述涂面漆机器人对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涂面漆程序。
优选的,所述S1步骤进一步包括步骤:
S11: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激光雷达和RTK对所述目标风机的叶片进行扫描,获得扫描数据;
S12:根据所述扫描数据对所述目标风机建模并确定所述维修区域;
S13:将所述维修区域的数据发送给所述无人机、所述打磨机器人、所述贴玻璃纤维机器人、所述涂腻子机器人、所述涂胶衣机器人和所述涂面漆机器人。
优选的,所述S2步骤前还包括步骤:将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调整至水平位置。
优选的,所述S2步骤进一步包括步骤:
S21:所述无人机携带所述打磨机器人至所述维修区域所在的所述叶片上,所述打磨机器人吸附于所述叶片上;
S22: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打磨机器人脱离,所述无人机飞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扩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