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222.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张苗青;万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02 | 分类号: | H04W40/02;H04W40/12;G06N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董娜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节点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节点通信方法,解决现有多节点通信网络由于随机性和无意识信息传输方式,增加信道负载和竞争风险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预设参数;2)所有节点接入网络并发送广播报文;3)生成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4)起始节点随机指定已知节点为中继节点并发送信息;被指定的中继节点接收信息后,继续指定下一级中继节点并向其发送信息;节点间依次传,直至到达目标节点;5)计算路径适应度;6)将适应度高的路径更新为个体最优路径;7)判决路径探索能力。本发明通过粒子群算法的路径优化技术,对多节点网路中点对点信息传递路径进行优化,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信道占用时间,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节点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节点通信网络凭借其多跳互联和网络拓扑特性,已成为家庭、社区、企业和城域网络等无线接入网络的有效解决方案。多节点通信网络实施中,点对点的信息传递路径规划策略直接影响信道利用率。普通的多节点通信网络多为随机性或无意识信息传输方式,从而便增加了信道负载和竞争风险,降低了带宽利用率,缺乏较高的性能及价值。因此,如何减轻信道负载,减少竞争和退避所浪费的带宽是衡量网络性能和价值的核心关注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多节点通信网络由于随机性或无意识信息传输方式,增加信道负载和竞争风险,降低带宽利用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节点通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节点通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参数
节点设备开机后,加载预设参数,所述预设参数包括最优路径失效门限Tmax、链路质量权重因子c1、路径最优权重因子c2和适应度返回生存时间TIL;
2)初始化节点位置
所有节点接入网络,并依次发送广播报文;每个节点根据收到的广播信息,记录其它节点位置及通信链路质量;其中,网络中节点数n≥3;
3)任务发布
根据实际信息传输任务,生成起始节点与目标节点;或在网络空闲时,随机生成具有探索能力的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
4)路径搜索
起始节点随机指定其他未被指定过的已知节点为中继节点,并发送信息;被指定的中继节点接收信息后,继续指定下一级中继节点并向其发送信息;节点间依次传递,直至到达目标节点;
5)返回路径适应度
目标节点收到信息后,按照原路径返回路径信息;随后起始节点根据以下适应度函数计算该路径的适应度Fit:
其中:qi为两节点间链路质量量化值,i=3,…,n;
m为路径经过的节点个数;
若起始节点在TIL时间内未收到目标节点返回的路径信息,则判定该路径通信失败,返回步骤4);
6)更新个体最优路径
起始节点记录当前路径及对应适应度,并与个体历史最佳路径的适应度作比较,若当前路径适应度高于个体历史最佳路径适应度,则更新当前路径为个体最优路径;若当前路径适应度等于或低于个体历史最佳路径适应度,则保持原有个体最优路径;
7)判决路径探索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