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径向复合多刀杆动力刀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513.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平;崔继文;宋启皓;潘建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鼎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5 | 分类号: | B23Q3/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赵荔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复合 多刀杆 动力 刀架 | ||
本发明公开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轴径向复合多刀杆动力刀架,包括支撑刀架,支撑刀架上连接有可转动的动力壳体,动力壳体前端排布有若干轴向固定座,每两个轴向固定座之间的动力壳体上固定有径向动力转换座,动力壳体内排布有若干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轴向动力传递轴一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轴向固定座内,径向动力转换座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径向动力传递轴,伸进径向动力转换座内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二与径向动力传递轴传动连接,动力壳体内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上均连接有同步离合器且可转动地连接有动力传动齿轮,同步离合器可与动力传动齿轮配合;本发明可单独驱动任一刀具运动,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径向复合多刀杆动力刀架。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水平的进步,零件加工的工艺要求更高,所需要的工序也更加复合化、多元化,但是,数控机床使用的传统刀架只能通过数控程序实现简单的换刀过程,因此在数控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难以实现铣削、磨削、钻孔等这些需要为刀具提供切削动力的工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更加复合化、自动化的数控加工过程,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动力刀架产品应运而出。
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动力刀架加工具有不同螺纹的螺杆等具有复杂形状的轴类零件时,将用来加工零件的不同刀具安装到不同的刀具夹头上,所有的刀具夹头只能实现单个方向上的切削,而且加工过程中,刀架上所有的刀具均会同时运动,能耗高,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单独驱动任一刀具运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径向复合多刀杆动力刀架,本发明实现径轴向双向加工,可单独驱动任一刀具运动,降低能耗,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径向复合多刀杆动力刀架,包括支撑刀架,所述支撑刀架上连接有换刀机构,所述换刀机构前端连接有可转动的动力壳体,所述动力壳体前端排布有若干轴向固定座,每两个轴向固定座之间的动力壳体上固定有径向动力转换座,所述动力壳体内排布有若干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分别和动力壳体的轴线平行,所述轴向动力传递轴一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对应的轴向固定座内,所述轴向动力传递轴二的前端伸进对应的径向动力转换座内,轴向动力传递轴二的前端连接有主动转向齿轮,所述径向动力转换座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径向动力传递轴,所述径向动力传递轴上连接有与主动转向齿轮啮合的从动转向齿轮,所述动力壳体内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上均连接有同步离合器,动力壳体内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上还均可转动地连接有动力传动齿轮,所述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轴向动力传递轴二内均连接有可轴向滑动的顶杆,所述顶杆可带动对应的同步离合器朝着动力传动齿轮所在方向移动,所述同步离合器可与动力传动齿轮配合。
本发明中,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和径向动力传递轴上分别连接有用于夹持刀具的轴向刀具夹头和径向刀具夹头,不同的轴向刀具夹头和径向刀具夹头上可安装不同的刀具,用于加工具有多种螺纹的螺杆等复杂形状的轴类零件;需要轴向方向上加工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带有对应刀具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一转动至设定好的固定的待加工位置,具体为,控制动力壳体转动,当对应轴向动力传递轴一转动至设定的位置时,动力壳体停止转动,顶杆推动同步离合器往里移动,使同步离合器与动力传动齿轮配合,动力传动齿轮转动时,带动同步离合器的转动,同步离合器带动轴向动力传递轴一的转动,轴向动力传递轴一带动对应刀具的转动,实现零件的轴向加工;需要径向方向上加工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带有对应刀具的径向动力传递轴转动至设定的位置,对应的轴向动力传递轴二内的顶杆动作,顶杆推动轴向动力传递轴二上的同步离合器朝着动力传动齿轮所在方向移动,动力传动齿轮带动同步离合器的转动,同步离合器带动轴向动力传递轴二的转动,轴向动力传递轴二带动主动换向齿轮的转动,主动换向齿轮带动从动换向齿轮的转动,从动换向齿轮带动径向动力传递轴的转动,径向动力传递轴带动本发明结构紧凑,转动至固定的加工位置轴向动力传递轴才会转动,不在加工位置的轴向传递轴不会转动,降低能耗;可应用于复杂形状的零件的加工工作中,尤其适用于加工不同形状的螺杆的工作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鼎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扬州鼎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