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吸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898.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裴洪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区牙博士口腔诊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7/08 | 分类号: | A61C1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孔 结构 环形 吸唾管 口腔 吸唾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吸唾方法,所述环形吸唾管用于与外部吸引器配合,所述环形吸唾管包括第一管体,其呈环状以使其两端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吸唾孔,所述吸唾孔能够使得口腔内的唾液进入所述第一管体内部;第二管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吸引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体内部的唾液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排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多孔结构,吸取效率较高,并且孔径较小,不易造成管内或仪器堵塞,更加安全稳定,同时能够满足不同的口腔护理工作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吸唾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口腔内会存在唾液、血液以及在冲洗时产生的药液,为了不影响到正常的护理操作,需要利用吸唾管将多余液体排出口腔外。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吸唾管大多为直管单孔结构,吸取效率较低;另外,采用单孔结构吸取液体时,吸唾孔直径较大,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吸取效率,但同时也容易吸入杂质,造成吸唾管堵塞,甚至会影响与吸唾管相连的仪器,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需要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吸唾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吸唾方法,可高效快速地吸取口腔内的唾液等积液,安全稳定,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用于与外部吸引器配合,所述环形吸唾管包括:
第一管体,其呈环状以使其两端靠近,所述第一管体的表面设有多个吸唾孔,所述吸唾孔能够使得口腔内的唾液进入所述第一管体内部;
第二管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吸引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体内部的唾液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还设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直径范围为0.5mm至0.7mm。
进一步地,所述吸唾孔的直径范围为1.0至1.4mm,所述吸唾孔的数量为15至20个;或者,所述吸唾孔的直径范围为1.8至2.1mm,所述吸唾孔的数量为5至8个。
进一步地,所述吸唾孔分布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间段,该中间段的长度与第一管体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4至1/6;所述第一管体形成的环状的宽度范围为20至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
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范围为3.5mm至4.0mm,外径范围为4.5mm至5.5mm;
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范围为4.8mm至5.8mm,外径范围为6.0mm至7.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由塑料和/或硅胶制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腔吸唾器,包括外部吸引器、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环形吸唾管。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吸唾管的数量为多个,且不同的环形吸唾管上的吸唾孔的孔径不同。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口腔吸唾器的吸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备牙或补牙操作中,选用具有15至20个直径范围为1.0至1.4mm的吸唾孔的吸唾管;
在洗牙或牙周治疗操作中,选用具有8个直径范围为1.0至1.4mm及2个直径范围为1.8至2.1mm的吸唾孔的吸唾管;
在种植牙操作中,选用具有5至8个直径范围为1.8至2.1mm的吸唾孔的吸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区牙博士口腔诊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高新区牙博士口腔诊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吸唾管、口腔吸唾器及吸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