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4156.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能武;郜森;傅光;云宇;祝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红叶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04 | 分类号: | H01Q9/04;H01Q1/52;H01Q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模 谐振 小型化 隔离 极化 分集 天线 | ||
1.一种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地板、介质层和两组镜像对称设置的辐射单元;每组所述辐射单元均包括辐射贴片、短路部件组和馈电探针;所述馈电探针向所述辐射贴片馈电,所述辐射贴片通过所述短路部件组与所述金属地板连接;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金属地板与所述辐射贴片之间;所述短路部件组用于屏蔽两所述辐射贴片之间的耦合、维持所述辐射贴片放大2倍后所激励的TM11模和TM31/13模的谐振频率不变;所述辐射贴片上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用于聚拢所述TM11模、所述TM31/13模的部分电场;
所述辐射贴片呈矩形;所述短路部件组包括金属柱,所述金属柱沿着所述辐射贴片的第一边边沿、第二边边沿依次排列成L字型;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相邻,所述第一边为靠近另一辐射单元的边;
所述镂空槽位于所述辐射贴片的对角线上,且其长度方向的延长线过所述短路部件组的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的远离拐角端延伸至直角的顶点处,该直角与所述拐角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波长为λ,两所述第一边之间的距离为A,其中,A≥0.00473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的长度为B,宽度为C,其中,0.253λ≤B≤0.254λ,0C≤0.027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部件组中的金属柱的间距为R,金属柱的直径为D;所述辐射贴片为正方形,边长为E,其中,0.0055λ≤R≤0.0071λ,0.0028λ≤D≤0.003λ,0.197λ≤E≤0.198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部件组的总长度为N,其中,1.95E≤N≤2E。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地板的长边为F,宽边为G;所述介质层由介电常数为2.0-4.0的介质板构成,所述介质板的厚度为H,其中,0.00473λ≤A≤0.00475λ,0.550λ≤F≤0.554λ,0.550λ≤G≤0.554λ,0.0552λ≤H≤0.0554λ。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基于双模谐振的小型化高隔离度圆极化分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的馈电点位置阻抗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红叶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红叶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1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