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道内布设凸点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4881.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曦;侯中军;石伟玉;方亮;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H01M8/2465;H01M8/04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道内 布设 燃料电池 极板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凸点布设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出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性能需求;
S2:确认所述双极板活性区尺寸及长宽比;
S3:确定所述流道根数、尺寸和形状设计;
S4:选择相应的所述凸点在所述流道内的拟合分布函数;所述拟合分布函数包括正态分布函数、柯西分布函数、Chi-Square分布函数、Lognormal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Beta分布函数、Binomial分布函数或泊松分布函数;判定所述凸点符合所述拟合分布函数的方法为:将所述流道进行自然数标号,每根流道中的凸点数量作为Y轴,流道序号作为X轴,通过数学方法或软件拟合,通过拟合精度判定拟合程度;
S5:选择评估标准;所述评估标准包括流量均一性、流速均一性、排水性、传质阻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S6:确认是否满足S1中所述燃料电池双极板性能需求,是,进行S7;否,返回到S4;
S7:确定所述凸点分布方案,实验验证极化曲线及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点布设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合精度拟合判定系数R2判定;R295%,拟合良好;95%R290%拟合可接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点布设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拟合分布函数的选择标准参考所述双极板板型设计、所述双极板空间摆放位置、所述双极板进气腔口的设计、所述双极板进气腔口位置设计、所述双极板介质流向设计或所述双极板流场中液态水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点布设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板型设计其中的具体参数,包括活性区尺寸、长宽比、所述流道根数、所述流道形式、所述流道尺寸或腔口分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点布设在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尺寸包括流道宽窄,深度,倒角或拔模角。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设计方法得到的设置凸点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凸点在每根流道中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按照流道顺序分布排列,将每根所述流道中凸点的数量累加后,其数量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函数、柯西分布函数、Chi-Square分布函数、Lognormal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Beta分布函数、Binomial分布函数或泊松分布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若干相互平行的直线型结构,蜿蜒型结构或蛇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整板面积与所述活性区面积比例为1:0.5-0.9;所述活性区长宽比为1-2.5: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双极板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数量符合所述分布函数规律下,所述凸点在所述流道上为轴对称图形,呈现中心对称分布或非中心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8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