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药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及其增效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227.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赵然然;张梦莎;罗凯英;王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1/7048;A61K38/12;A61P3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部位 制备 真菌 药物 及其 增效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鹿药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及其增效剂中的应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鹿药与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合用后可显著降低耐药白念珠菌103、敏感白念珠菌SC5314、新生隐球菌32609、耐药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的敏感性,因此可将其用作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为鹿药开辟新的用途,将其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不仅为真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而且提高了现有药物的抗真菌作用,进一步将其与药用辅料混合,可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方便使用,在临床真菌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使抗真菌药物恢复对耐药真菌的作用,降低了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剂量,从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鹿药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及其增效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鹿药属于秦岭七药的一种,为百合科鹿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鹿药(英文全称为Smilacina japonica A.Gray)的干燥根及根茎。鹿药性温,味甘、苦,归肾经、肝经。鹿药具有补肾壮阳,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之功效,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月经不调,偏头痛、正头痛,风湿痹痛,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等病症。
根据之前的报道,鹿药具有抗真菌甚至是杀真菌活性,但是目前还未见鹿药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鹿药有效部位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及其增效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鹿药有效部位在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
优选的,选用鹿药的根及根茎进行提取,得到所述的鹿药有效部位。
进一步,所述的鹿药有效部位按如下步骤得到:
将鹿药的根及根茎粉碎成粉末,按1g:20mL的料液比,用乙醇冷凝回流提取后除去回流液中的残渣,得到初步提取的药液,将初步提取的药液浓缩干燥后用超纯水溶解,再用与超纯水等体积的正丁醇萃取3~5次,收集萃取液得到提取的药液,将提取的药液浓缩干燥得到鹿药有效部位。
优选的,所述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和阿尼芬净。
优选的,所述的真菌包括敏感真菌菌株和耐药真菌菌株。
进一步,所述的敏感真菌菌株包括敏感白念珠菌SC5314和新生隐球菌32609。
进一步,所述的耐药真菌菌株包括耐药白念珠菌103,耐药热带念珠菌。
一种抗真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鹿药有效部位与药用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
进一步,所述的药用辅料包括稳定剂、增溶剂、润滑剂和崩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由上述抗真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抗真菌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鹿药有效部位在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中的应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鹿药与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合用后,可显著增加耐药白念珠菌103、敏感白念珠菌SC5314、新生隐球菌32609、耐药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的敏感性,因此可将鹿药用作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为鹿药开辟了新的用途,将其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效剂,不仅为真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而且提高了现有药物的抗真菌作用,在临床真菌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使抗真菌药物恢复对耐药真菌的作用,降低了抗真菌药物的用药剂量,从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医疗成本。
本发明一种抗真菌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鹿药有效部位与药用辅料混合,可制成片剂、胶囊剂或注射剂,方便使用,也提高了药物的抗真菌作用,进一步拓宽了鹿药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