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506.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运明;杨尚芳;毛彬;郭亮;向晓东;喻通;付刚;田力;蒋友华;丁浩;赖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端子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包括两个DC充电端子,液体导热管,所述液体导热管分别依次缠绕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绝缘导热支架,所述绝缘导热支架分别套设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用于将DC充电端子的热量传导到液体导热管上以及将DC充电端子和DC充电端子绝缘设置。对充电端子设计液冷装置,在现有技术相同端子的工况下,可以大幅提高端子充电电流以提升充电功率,从而实现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通过高导热和高绝缘灌封胶将各部件灌封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热量传递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动力电池容量越来越大,需要提升充电功率实现快速充电来解决充电速度的问题。而目前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因多种因素无法通过提升充电电压来提升充电功率,只能通过提升充电电流来提升充电功率。
充电电流的大幅提升至几百安倍时,将要求端子承载更大的电流,在进行这样的大电流充电过程中,根据焦耳定律充电端子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随着充电端子热量的不断积聚将使整个连接系统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充电的过程变得非常危险,甚至无法持续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包括两个DC充电端子,还包括:
液体导热管,所述液体导热管分别依次缠绕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
绝缘导热支架,所述绝缘导热支架分别套设在两个DC充电端子上,用于将DC充电端子的热量传导到液体导热管上以及将DC充电端子和DC充电端子绝缘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液体导热管的一端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液体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热管为单根管螺旋缠绕设置或双根管螺旋缠绕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热管由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对充电端子设计液冷装置,在现有技术相同端子的工况下,可以大幅提高端子充电电流以提升充电功率,从而实现充电系统的快速充电。
2.同等截面积的电线载流量提高约2-4倍。总之采用以上发明实施方案可以大幅降低充电时的发热从而大幅提高充电端子充电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双根管螺旋缠绕)。
图2是本发明的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单根管螺旋缠绕)。
图中标记:1-进水管,2-液体导热管,3-绝缘导热支架,4-DC充电端子,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包括两个DC充电端子4,液体导热管2,所述液体导热管2分别依次缠绕在两个DC充电端子4上;绝缘导热支架3,所述绝缘导热支架3分别套设在两个DC充电端子4上,用于将DC充电端子4的热量传导到液体导热管2上以及将DC充电端子4和DC充电端子4绝缘设置。
为了便于向液体导热管2中通入液体即冷却水,该散热效果好的端子的液冷结构还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与液体导热管2的一端连接;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与液体导热管2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自动组装生产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水管道管接头处内壁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