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919.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林;徐雪;葛秋平;吴金华;刘娅;毛松;刘青;罗梅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20;A61K47/38;A61P27/02;A61P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1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黄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药粉:按重量比计,取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组成;取方中药物,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3)丸剂的制备:在膏粉混合物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0‑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本发明具有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杞菊地黄丸,特别是一种杞菊地黄丸(柔性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杞菊地黄丸在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具有滋阴、养肝、明目之效,用于肝肾阴亏,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疗效显著,为中医眼科著名方剂。菊花。菊花味辛、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平肝明目。枸杞子味甘平,质润,归入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二者均入肝经,有明目之效,且因其性味不同,分别具有平肝明目,补宜肾精、养肝明目之功,与六位地黄丸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杞菊地黄丸的法定处方和制法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P1004),处方:“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160g、酒萸肉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其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蜜丸,即得。”
杞菊地黄丸(水蜜丸、蜜丸)主要采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丸,根据药品标准需要进行干燥工序,通常干燥温度(60-80℃),干燥时间6-24小时左右,不仅干燥时间长,而且容易造成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极易挥发,导致成品的标示性含量降低,即使通过各种方式使成品中丹皮酚的含量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但放置一段时间后,药丸表面的丹皮酚也会慢慢挥发,不仅使药丸表面出现细孔,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丹皮酚的含量,影响了药品质量,降低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杞菊地黄丸具有不使用炼蜜、水作为黏合剂,也不需要经过干燥工艺,成品中挥发性成分丹皮酚损失较少,含量相对较高,容散时限低,质量稳定、可控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重量比计,取枸杞子40份、菊花40份、熟地黄160份、酒萸肉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和泽泻60份组成;取方中药物,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占制成药物总量20-5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所述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钙。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1-15。
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10。
更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6。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条件是70-105℃下加热4-10小时,加热时每间隔0.5-2小时搅拌一次。
前述的杞菊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黏合剂加入的比例为制成药物总量的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