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6165.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波;胡公娄;宋爽;高国方;徐耀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哥伦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严业福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立体仓库 货物 接驳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和用于该系统的接驳搬运车,所述立体仓库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仓储层,各个仓储层设置有多个储物仓位和水平搬运轨道,所述货物接驳系统包括:用于竖直运输的提升机,其中所述提升机的升降平台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子平台和第二子平台;接驳搬运车,所述接驳搬运车被设置为能够停靠和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平台上;布置在各个仓储层的接驳轨道,所述接驳轨道紧邻所述提升机的出口布置,其中接驳搬运车被配置为到达预定仓储层后在所述第一子平台和所述接驳轨道之间往复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物流系统中逐渐广泛使用了立体仓库来进行仓储。在多层存储的立体仓库中,货物仓储在各个储存层的各个仓位,通常采用在竖直方向运输的提升机和在水平运输的搬运机器人进行存取货物。为了将提升机与导轨货位对接,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诸如链条机等的链条接驳设备,在货物到达预定的仓储层,利用链条机运送至分布在各层的搬运车。
为了实现跨层存取货物,通常需要每层设置货物接驳系统。在目前使用的接驳系统,使用在接驳区设置链条式输送机来将货物从提升机搬运至接驳区,然后再运送至各储存层的货位。在这种形式的立体仓库中,需要在各个高层的仓储区均设置链条式输送机。这样的形式使得各个储存层的机械结构复杂,增加了维护成本和立体仓库建造成本。尤其是在货仓具有很多层时,传统利用链条机进行货物接驳的不足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需要一种方便的货物接驳系统,能够实现平稳运行且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公开内容提出了一种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和用于该货物接驳系统的接驳搬运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立体仓库的货物接驳系统,所述立体仓库包括多个竖直布置的仓储层,各个仓储层设置有多个储物仓位和水平搬运轨道,所述货物接驳系统包括:用于竖直运输的提升机,其中所述提升机的升降平台可以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子平台和第二子平台;提升机两向车,所述提升机两向车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停靠和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平台上;布置在各个仓储层的接驳轨道,所述接驳轨道紧邻所述提升机的出口布置,其中提升机两向车可以被配置为到达预定仓储层后在所述第一子平台和所述接驳轨道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提升机两向车具有用于举升货物或托盘的托板,所述提升机两向车由所述提升机的供电系统供电;所述提升机两向车设置有托盘顶升、行走方向障碍物感知模块和遥控控制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货物接驳系统中,接驳轨道可以为两条相向布置的竖直截面为L型的L型轨道,所述各L型轨道包括位于底部的轨道部和位于顶部的货物储存部。
优选地,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货物接驳系统中,在所述第一子平台和所述第二子平台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有水平伸缩支撑机构。其中,所述第二子平台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与用于搬运货物的四向穿梭车的尺寸相匹配的运载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货物接驳系统中,所述接驳系统在一层对接入库区,在一层以上的仓储层对接接驳轨道。更优选地,所述接驳轨道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储物仓位所对应的轨道长度。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前述的货物接驳系统的接驳搬运车。
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接驳搬运车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驳搬运车为提升机两向车,所述提升机两向车具有用于举升货物或托盘的托板。所述两向车可以具有8个行驶轮,被配置为在两个方向行驶。
优选地,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接驳搬运车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驳搬运车由所述提升机的供电系统供电。此外,进一步优选地,该两向车可以设置有托盘顶升、行走方向障碍物感知模块和遥控控制模块。
通过应用根据公开内容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之处至少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哥伦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哥伦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