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扣焊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336.5 | 申请日: | 202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承建;罗云丽;廖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健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K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信启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0 | 代理人: | 李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扣焊接机,包括:底板、支架和基座,支架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以及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滑块下端固接有切刀,第二滑块下端铰接有上电极块,支架上设有送料组件,基座上设有与上电极块相对设置的下电极块,下电极块上设有铆接槽,当驱动装置驱动切刀将铜带切断并驱动上电极块将切断的铜带推送到铆接槽内对两线体进行铆接的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通电使两线体熔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线体铆接在一起的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通电,使两根接触的线体瞬间产生高温促使线体上漆皮融化,在铆接作用力下使两线体内的导线接触并熔接在一起,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线束连接更牢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连接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扣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连接工艺为磨削脱漆皮、打铜扣,或者为磨削脱漆皮、焊锡,或刺破端子方式。磨削脱漆皮打铜扣工艺,人工损耗多,并且容易出现因为铜扣压接不紧容易松动,引起接点接触不良,发热。磨削脱漆皮,焊锡工艺,人工损耗多,锡损耗多(导致物料成本极高),并且在震动场合容易松动脱落,引起接点接触不良,发热,锡容易氧化,锡氧化后同样会引起接点接触不良,发热。刺破端子工艺,只能针对常温绝缘漆的漆包线,小功率负载的应用场合,此工艺应为端子跟线束接触面积小,在针对大功率长时间输出时,也及其容易引起接点过热;刺破端子应为工艺原因,单个端子物料成本高。针对现有的漆包线连接存在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全新的连接工艺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扣焊接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铜扣焊接机,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顶部的支架和基座,所述支架上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以及连接有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固接有切刀,所述第二滑块下端铰接有上电极块,所述上电极块与所述切刀上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将铜带输送到所述切刀的移动路径上的送料组件,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上电极块相对设置的下电极块,所述下电极块上设有铆接槽,所述上电极块和下电极块其中一个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正极,另一通过导线连接电源负极,当驱动装置驱动切刀将铜带切断并驱动上电极块将切断的铜带推送到所述铆接槽内对两线体进行铆接的同时,所述上电极与下电极通电使两线体熔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线体需要连接在一起时,使两根线体置于铆接槽内并接触,当驱动装置驱动切刀将铜带切断并驱动上电极块将切断的铜带推送到铆接槽内对两线体进行铆接在一起的同时,上电极与下电极通电产生强大电流使两根线体接触部位的漆皮气化,在铆接作用力下使两线体中的导线接触并熔接在一起;与现有的磨削脱漆皮、打铜扣,或者为磨削脱漆皮、焊锡的工艺相比,线体不用脱漆皮,简化了加工工艺,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约人工成本;因为采用压接及焊接的工艺使两线体熔接为一体,接触电阻为低,一致性好,完全杜绝因为接点接触电阻高导致的发热问题,同时,容许线束拉拔力极强,能够保证线束拉断接点不松动,连接更牢固。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和固接在基座本体底部的绝缘座,所述基座本体上滑动配合有电极座,所述下电极块通过螺钉锁紧在所述电极座上,所述电极座下端连接有连杆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杆上套设有调节弹簧、以及套设有与绝缘座固接的弹簧套筒,所述弹簧套筒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弹簧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弹性接触,另一端与调节螺钉弹性接触。
由此,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了解线体铆接时的压合力度,通过调节螺钉可以调节电极座带动下电极块靠近或远离上电极块,进而调节线体铆接时的压合力度,以保证最佳的压合力度,保证线体连接的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极座通过限位销接有限位块,所述基座本体上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健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健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