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指标监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961.X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锋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业务 指标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指标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广告业务投放后,实时获取业务指标的待监控数据;
将所述待监控数据进行拆解,获取用户的待分析数据及用户常量特征;
将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输入至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获取所述用户在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
将所述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进行数据合并及归一化,输出最终异常情况;
基于所述最终异常数据情况,结合所述用户常量特征,对所述广告业务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包括短期环比模型及长期环比模型,则将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输入至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获取所述用户在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包括:
分别采用短期环比模型及长期环比模型对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其中,采用短期环比模型对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设置计数器,将当前的待分析数据与历史N个待分析数据分别进行比较,若所述当前的待分析数据与第i个待分析数据的差值大于第一阈值,则计数器加1操作,若所述计数器的最终数值大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当前的待分析数据为异常数据,其中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采用长期环比模型对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将不同周期的待分析数据设置在一个集合M中,并获取第T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值EMAT及集合M中的整体平均值mean,若EMAT与mean的差值大于3σ,则认定第T周期的待分析数据为异常数据,其中,σ为sigma标准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还包括阿特曼Z得分公式z-score模型,则将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输入至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获取所述用户在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包括:
将不同周期的待分析数据设置在一个集合M中;
计算所述集合M中所有待分析数据的平均值;
计算所述所有待分析数据的标准差;
将所述集合M中待分析数据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序,并获取排序后的中位数;
将所述中位数与所述平均值的差值与所述标准差相比,若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集合M中存在异常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还包括同比振幅模型,则将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输入至多粒度时间序列监测模型,获取所述用户在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包括:
根据如下条件确定第t周期的待分析数据为异常数据:
(at+1-at)/atthreshold4
其中(at+1-at)/at表示振幅,a为待分析数据,at为第t周期的待分析数据,threshold 4表示第四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进行数据合并及归一化,包括:
设置多个自适应权重值,将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进行分别乘以对应的自适应权重进行加权,获取最终的异常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不同时期的异常数据情况进行数据合并及归一化,包括:
输出的异常检测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用户ID为主键进行合并,输出特征宽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异常数据情况,结合所述用户常量特征,对所述广告业务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的自然属性特征及行为习惯特征,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自适应调整不同用户的定向广告业务投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待分析数据包括点击率、单次点击收益及千次曝光收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锋,未经樊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9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润滑的柔性腔共振压电泵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