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量垃圾封闭运输及异位好氧稳定的集装箱装备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712.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陈轶凡;潘周志;吕宜廉;马海涛;朱俊伟;杨智力;李平海;薛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2 | 分类号: | B65D90/02;B65D88/74;B65D90/00;B65D9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施婷婷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量 垃圾 封闭 运输 异位好氧 稳定 集装箱 装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量垃圾封闭运输及异位好氧稳定的集装箱装备,包括集装箱箱体及设在其内壁的功能内衬,功能内衬上设有循环风低温蒸发系统、配水导排系统和供热保温系统;循环风低温蒸发系统包括进风总管、布气穿孔管、底板排水布气沟以及顶板布水导气槽、抽气穿孔管、风机、出风管、生石灰脱水除臭系统;配水导排系统包括渗滤液进水管、纤维毛细配水管、所述顶板布水导气槽以及侧排水沟、排水总沟、渗滤液排水管;供热保温系统包括底板水热总管、底部水热盘管、外周水热层、底部空气隔热层、外周空气隔热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集装箱装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全封闭运输及异位好氧稳定化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存量垃圾封闭运输及异位好氧稳定的集装箱装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存量垃圾是指在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填埋场中进行较长时间稳定处理的生活垃圾。根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中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201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达22801.75万吨,处理总量达22684.75万吨,其中卫生填埋达11706.02万吨,由此可见填埋仍然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国范围内,非正规填埋场(2.7万个)和卫生填埋场(1600个)约存储了80亿吨存量垃圾,占地约5亿m2,内含约35亿吨陈腐有机物、15亿吨塑料、10亿吨织物、5亿吨无机惰性物,潜在资源巨大,但污染严重,因此其无害化处置、资源转化和二次污染防治,对于回应群众关切,回收资源,盘活占用土地,对现有非正规填埋场或堆场的治理和卫生填埋场的循环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存量垃圾堆场填埋场方法分为原位治理和异位治理,原位治理技术是通过强制通入空气、渗滤液营养调配后注入回灌,使垃圾堆体处于准好氧环境,有机垃圾降解速率快速增加,但稳定化耗时较长(1-3年),无法满足土地置换的迫切需求,且存在投资与运行成本较高、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问题。为解决原位好氧稳定技术存在的问题,异位好氧稳定技术逐渐兴起。异位治理是通过对垃圾的开采、筛分,具有快速释放土地空间、材料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优势,而且还可以避免填埋场由于渗滤液持续产生而造成后期维护管理费用。
但由于目前国内存量垃圾异位治理技术仍以借鉴其他行业如采矿业相应技术为主,露天开挖后敞开运输至开放置场中晾晒,待含水率下降后再进行筛分。而相比于稳定的矿石,未达到稳定化的存量垃圾易产生渗滤液及恶臭异味气体,若仍按照采矿业粗放的开采、运输、贮藏技术,必然会在治理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堆体晾晒效果受天气情况与空气湿度的制约,且往往仅表层含水率有所下降,堆体内部仍有较高含水率且处于缺氧环境,影响到后续的筛分与资源化效果。
公开号CN11157046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存量生活垃圾异位好氧强化稳定化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挖采物置场在一周内即可实现对存量垃圾含水率高效控制、加速好氧稳定过程,并同步实现二次污染防控。但该技术需额外设置固定床,而由于固定床堆高受限(一般不高于2m),导致固定床所需占地面积较大,受地形影响较大,此外固定床还存在建造周期较长、投资金额较大,填埋场治理完毕后难以再回收利用等问题,同时从填埋场至固定床运输过程中渗滤液与恶臭异味气体的二次污染控制也亟待解决。
集装箱装备由于其标准化易于管理、堆叠放置减少占地面积、运输灵活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用来代替传统挖采物固定床。但由于存量垃圾挖采物稳定化过程需在全密闭环境中进行强制通风并保持恒定适宜温度,同时沥出的渗滤液会对集装箱箱体产生腐蚀,因此需通过在集装箱内安装专用功能内衬承载挖采物,并提供密闭环境实现强制通风、渗滤液收集与回灌、供热保温等功能。现有集装箱内衬主要以保温隔热为主,无法完全实现上述功能,且结构强度、安装精度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