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140.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张海波;翟志青;范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结构 钢筋 定位器 及其 定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属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于所述钢筋预留孔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每个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本申请具有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预制装配式框架混凝土结构预制钢筋的位置准确,需要用到定位钢板,但是,由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性,每根预制柱承重的不同,需要用到的预制钢筋数量以及预制钢筋的直径均不相同;现有技术中,对每层每根预制柱都需要制定与预制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相适配的定位钢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对每层每根预制柱都制定与预制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相适配的定位钢板,会存在生产成本高,定位钢板不能被重复使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结构钢筋定位器,包括大小与预制柱的截面尺寸相适应的定位钢板,所述定位钢板开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钢筋预留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分布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的预制钢筋的位置相适应;且多个所述钢筋预留孔的直径孔径相同;所述定位钢板于所述钢筋预留孔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校正钢管,每个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与相对应的预制钢筋的外径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定位器的设置,可适用于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处的预制柱上的预制钢筋,当遇到预制钢筋数量和变直径的情况,可将定位钢板上变直径位置的校正钢管扭转拆卸下,换上符合预制钢筋相应直径的校正钢管即可。其具有使定位钢板能够适应不同楼层同一位置预制柱上不同数量和不同直径的预制钢筋,提高定位钢板的重复使用率,且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下端固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与其相对应的钢筋预留孔螺纹连接,所述校正钢管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连接筒的内径,所述校正钢管和所述连接筒的中心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筒的设置,使得定位钢板和校正钢管之间可拆,方便对不同内径的校正钢管进行更换,且方便校正钢管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外周面固设有加固翼环,所述加固翼环位于所述连接筒的上方,所述加固翼环的下端面和所述定位钢板的上端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翼环的设置,增强校正钢管和定位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校正钢管的上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校正钢管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板靠近其相对两侧的下表面固设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由外侧向中心倾斜;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校正钢管和所述预制钢筋的空隙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预制钢筋的直径虽然和校正钢管的内径相对应,但是由于定位钢板后期是要取走的,因此,预制钢筋和校正钢管之间还是有一点空隙的,将限位片插入到空隙中,实现对预制钢筋的进一步限位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1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混合规则的企业物流数据按需融合方法
- 下一篇:焊点失效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