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自动松弛调节器、制动系统和轮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538.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阿卡什·阿肖克勒旺卡尔;达南瓦尔·马力阿潘;拉贾塞卡·帕朗查帝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印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52 | 分类号: | F16D65/52;F16D66/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印度泰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自动 松弛 调节器 制动 系统 | ||
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松弛调节器、制动系统和轮副。松弛调节器(1)包括:杆(3),其用以操作地联接到制动促动器的推杆(103)并且当由推杆促动时围绕旋转轴线(R)枢转。松弛调节器包括行程指示器标签(7),其被布置在杆上并用以为自动松弛调节器指定预定零行程位置、工作行程范围和超行程范围;和行程指示器元件(9),其用以使自动松弛调节器(1)的当前行程水平在指示器标签(7)上可视化,行程指示器元件(9)位于自动松弛调节器(1)上使得杆(3)围绕旋转轴线(R)相对于行程指示器元件(9)枢转,并且行程指示器元件包括安装接口(18),其被构造用以将行程指示器元件在固定位置中附接到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的自动松弛调节器,特别地是用于商用车辆的鼓式制动器,该松弛调节器包括:杆,其被构造用以操作地联接到制动促动器的推杆并且当由推杆促动时围绕旋转轴线枢转,该旋转轴线相对于车辆具有预定固定位置;行程指示器标签,其被布置在杆上并被构造用以为自动松弛调节器指定预定零行程位置、工作行程范围和超行程范围;和行程指示器元件,其被构造用以通过在行程指示器元件和行程指示器标签之间的相对移动使自动松弛调节器的当前行程水平在指示器标签上的预定零行程位置、工作行程范围和超行程范围之间可视化。
背景技术
前述类型的自动松弛调节器在行业中是众所周知的。它们用于维持在制动机构的制动衬片或制动衬块与要被制动的配对物(诸如安装到车轮的制动鼓)之间的恒定间隙宽度。与自动松弛调节器组合使用的典型制动机构是所谓的“S-凸轮”制动器。自动松弛调节器通常被设计用以并被要求以特定的工作间隙宽度操作。这些工作间隙宽度是在自动松弛调节器的制造期间设定的,使得每个单独的松弛调节器类型将在衬片和鼓(即,制动衬块和要被制动的配对物)之间具有特定的工作间隙宽度范围。
在制动机构到车辆的安设过程期间,自动松弛调节器需要被装配到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松弛调节器被装配并安装到车辆的车轴或摆臂。在自动松弛调节器的装配期间,操作者必须确保传递到松弛调节器并且继续传递到制动机构的行程维持在法律规定的限制内。
为了避免操作者使用工具来检查装配是否正确地进行,存在一些现有技术的系统,其包括行程指示器标签和行程指示器元件的前述组合。在已知的系统中,行程指示器元件被形成为三角形指针,其被可枢转地布置在制动促动器的推杆的端部上。指针相对于松弛调节器的枢转运动通过将三角形指针的角部中的一个联接到连杆元件来实现,该连杆元件继而被可枢转地联接到松弛调节器本体。当推杆移动并引起松弛调节器枢转时,也引起三角形指针的枢转。由于联接到指针的双枢转连杆,指针也将相对于松弛调节器枢转,并将其自由角向角部移过松弛调节器上的行程指示器标签。
对于操作者而言,用于在推杆和松弛调节器之间正确安装指针机构的安设例程被认为是麻烦的。而且,需要相对大量的零件来产生用于移动指针的前述运动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动松弛调节器,其尽可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设而不会牺牲松弛调节器工作行程的指示器功能的可靠性的自动松弛调节器。
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自动松弛调节器来实现前述目的。特别是,本发明提出,起初提到的自动松弛调节器特征在于行程指示器元件,该行程指示器元件被设置在自动松弛调节器上,使得杆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行程指示器元件枢转,并且行程指示器元件进一步包括安装接口,该安装接口被构造用以将行程指示器元件在固定位置中附接到车辆。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能够在根本不必移动行程指示器元件本身的情况下实现可靠的指示功能。实际上,本发明建议使行程指示器元件在车辆上保持不动,而仅松弛调节器移动、即围绕旋转轴线枢转。这大大地简化了零件复杂性和用于操作者的安装过程,而绝不会损害从现有技术系统已知的行程指示功能性。由于减少了零件数目,根据本发明的松弛调节器不易于发生机械故障,要求车辆内的更少空间,并且减轻了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印度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印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