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545.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葛科;乔志鹏;祝捷;刘嘉勇;居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苏玲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浆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磷酸铁锂、导电炭黑按照一定配比加入到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均匀;(2)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低速搅拌充分润湿均匀;(3)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二氟磷酸锂进行捏合搅拌;(4)加入部分石墨烯和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捏合搅拌;(5)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剩余石墨烯和单壁碳纳米管高速分散搅拌后获得正极浆料。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正极浆料稳定性好、固含量高,由此正极浆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首效高、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源,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储能电站、动力汽车、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为了满足汽车长续航能力,储能电站更多能量的储存,必然会对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今,浆料配方的设计与优化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高低。
通常正极浆料的制作过程如下:将磷酸铁锂、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再将N-甲基吡咯烷酮(NMP)加入高速分散后便可制备成浆料。但此类合浆工艺存在以下弊端:浆料稳定性略差,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正极浆料稳定性好、固含量高,由此正极浆料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首效高、容量高等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磷酸铁锂、导电炭黑SP加入搅拌罐中搅拌均匀。
(2)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低速搅拌均匀。
(3)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二氟磷酸锂进行捏合搅拌。
(4)加入部分石墨烯和部分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捏合搅拌。
(5)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剩余石墨烯和剩余单壁碳纳米管,高速分散后获得正极浆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磷酸铁锂、导电炭黑SP的质量比为1.0:0.005-0.02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与步骤(1)中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0.1-0.3:1.0。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N-甲基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二氟磷酸锂与步骤(1)中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0.05-0.1:0.02-0.05:0.002-0.02:1.0。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与步骤(1)中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0.002-0.01:0.0002-0.001:1。
优选的,步骤(5)中加入的N-甲基吡咯烷酮、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与步骤(1)中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0.05-0.35:0.001-0.005:0.0001-0.0005:1。
优选的,步骤(1)、(2)、(3)、(4)中所述搅拌的公转速度为10-25rpm/min,分散速度为500~12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80min。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高速分散的公转速度为20~35rpm/min,1500-3000rpm/min,时间为120-30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5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