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891.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森;陈静;徐静;田崇军;夏霏霏;沈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42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油气 传输 智能 脐带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及其加工工艺,该脐带缆包括第一护套层、第一聚酯绕包层和中心管单元,中心管单元包括第二护套层、第二聚酯绕包层及中心绞合管,第一护套层、第一聚酯绕包层、第二护套层和第二聚酯绕包层上设光纤传感器,第一聚酯绕包层与第二护套层之间圆周排布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中心绞合管由第三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绞合形成,第三输送管的外径大于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的外径。本发明为水下油井输送氮气及海底采油控制液,通过设置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和光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脐带缆运行环境,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向水下油井传输所需介质,耐腐蚀,强度大,寿命长,易于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恶劣,脐带缆设计时往往需要考虑特殊的材料及结构,但是仍不能完全保证脐带缆在规定使用寿命内不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或者使用环境要求超过脐带缆设计参数,则需要立即调整介质传输通道或者运行参数,如何及时发现问题,一直是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及其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护套层、第一聚酯绕包层和中心管单元,所述中心管单元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二护套层、第二聚酯绕包层及设置于第二聚酯绕包层内部的中心绞合管,第一护套层、第一聚酯绕包层、第二护套层和第二聚酯绕包层上分别设置光纤传感器,第一聚酯绕包层与第二护套层之间沿圆周方向排布若干根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中心绞合管由若干根第三输送管和若干根第四输送管绞合形成,第三输送管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输送管,第三输送管的外径大于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的外径,第二输送管的外径大于第一输送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层和第二护套层上均沿圆周方向对称设置两根光纤压力传感器和两根光纤温度传感器,所有光纤压力传感器同轴设置,所有光纤温度传感器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酯绕包层和第二聚酯绕包层均由两层聚酯带绕包而成,两层聚酯带之间设置光纤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酯绕包层与第二护套层之间沿圆周方向顺时针依次排布九根第一输送管和四根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中心管单元的成缆节距为1000~120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编织层和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管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二编织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分别设有两根,两根第四输送管对称设置于两根对称设置的第三输送管两侧,第三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的绞合节距控制在800~1000mm,第四输送管与第一输送管结构相同,第四输送管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第一编织层和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管外部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编织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的外径相同且均为6~6.5mm,第二输送管的外径为10~10.5mm,第三输送管的外径为13~13.5mm。
一种海洋油气传输用智能脐带缆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挤压三种不同外径的交联聚乙烯管,控制交联聚乙烯管内外径同心度大于85%,分别得到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和第四输送管;
2)在所有交联聚乙烯管外侧编织一层丙纶丝编织,编织角要求40~50°,编织密度≥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