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迟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0607.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炜;陈宪谷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35 | 分类号: | H03K5/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亓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单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迟单元。第一输入晶体管耦接于一供应电源以及一第一输出端之间,具有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一输入信号。第二输入晶体管耦接于上述供应电源以及一第二输出端之间,具有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二输入信号。第一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一可变电流源以及一接地端之间,具有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第二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上述第一输出端以及上述接地端之间,具有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第三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上述第二输出端以及上述接地端之间,具有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可变电容耦接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输出端之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延迟单元,特别涉及一种可线性调整的延迟单元。
背景技术
在通讯系统中,当信号发生噪声干扰时,容易造成信号失真。于是,在通讯系统中,会使用补偿或是消除技术来避免信号失真。现今,在高频的通讯系统中,为了把信号能传输到更远的距离,通常会在发送端使用预强化(Pre-emphasis)或去强化(De-emphasis)的均衡技术。
预强化与去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信号中高频部分的能量,以补偿传送信道对信号的高频部分所造成的衰减。例如,预强化会保持信号的低频部分不变,并提升信号的高频部分。去强化会衰减信号的低频部分,而保持信号的高频部分。
在一些通讯系统(例如去强化电路)中,可能需要延迟单元或延迟器,用于调整信号的时序。图1A系显示一种传统的延迟单元10。延迟单元10包括P型晶体管P1-P4、N型晶体管N1与N2以及电流源20。P型晶体管P1是耦接于供应电源VCC以及正输出端17P之间,而P型晶体管P2是耦接于供应电源VCC以及负输出端17N之间。此外,P型晶体管P1的闸极是耦接于P型晶体管P2的闸极,用以接收控制电压Vctrl。P型晶体管P3是耦接于供应电源VCC以及正输出端17P之间,且P型晶体管P3的闸极是耦接于正输出端17P。P型晶体管P4是耦接于供应电源VCC以及负输出端17N之间,且P型晶体管P4的闸极是耦接于负输出端17N。P型晶体管P3与P4可以用电阻取代。N型晶体管N1是耦接于正输出端17P以及节点m1之间,而N型晶体管N2是耦接于负输出端17N以及节点m1之间。N型晶体管N1的闸极是耦接于延迟单元10的正输入端14P,并用以接收输入信号VIP。N型晶体管N2的闸极是耦接于延迟单元10的负输入端14N,并用以接收输入信号VIN。电流源20耦接于节点m1以及接地端GND之间。在延迟单元10中,藉由改变控制电压Vctrl,可将输入信号VIP与VIN延迟一延迟时间td,以分别在正输出端17P与负输出端17N提供输出信号VOP与VON。然而,当控制电压Vctrl改变时,P型晶体管P1与P2的汲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rds)也会跟着改变而汲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导(gds)也会改变,使得控制电压Vctrl无法线性地控制延迟时间td,如第1B图所显示。如果,信号的延迟时间td无法以线性方式进行调整,则会造成信号失真。
有鉴于此,具有一种能线性调整的延迟单元,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线性调整的延迟单元。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就其中一个观点,依据本申请提出一种延迟单元,包括一第一输入晶体管、一第二输入晶体管、一可变电流源、一第一镜射晶体管、一第二镜射晶体管、一第三镜射晶体管与可变电容。上述第一输入晶体管耦接于一供应电源以及一第一输出端之间,并具有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一输入信号。上述第二输入晶体管耦接于上述供应电源以及一第二输出端之间,并具有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二输入信号。上述第一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以及一接地端之间,并具有一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上述第二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上述第一输出端以及上述接地端之间,并具有一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上述第三镜射晶体管耦接于上述第二输出端以及上述接地端之间,并具有一控制端耦接于上述可变电流源。上述可变电容耦接于上述第一输出端以及上述第二输出端之间。上述第一输入信号以及上述第二输入信号为一第一对差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