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A膜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789.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洪浩;詹姆斯·盖吉;肖毅;张娜;罗杰斯卡·维亚撒·威廉姆斯;崔瑜霞;赵佳东;高妍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084 | 分类号: | C12N11/084;C12N11/0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a 固定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VA膜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该PVA膜固定化酶包括PVA多孔膜和包埋在PVA多孔膜上的酶,PVA多孔膜为三维结构化PVA多孔膜,酶选自转氨酶、D‑乳酸脱氢酶、环己酮单加氧酶、酮还原酶、烯还原酶、腈水解酶、氨裂解酶、氨基酸脱氢酶、亚胺还原酶、醇脱氢酶、甲酸铵脱氢酶、葡萄糖1‑脱氢酶及它们的突变体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三维结构化PVA多孔膜作为载体将酶以包埋的方式固定化,包埋固定化的流程简单、条件温和、比表面积大,酶被包埋固定化在PVA多孔膜中后比较稳定,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浸出;所采用的PVA多孔膜的多孔结构能够更好地传递反应物和产物,适用于连续流动生化催化中使用,对酶具有广适性。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20年7月16日、申请号为202010683476.5、发明创造名称为 “PVA膜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固定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PVA膜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催化正在成为化学品、中间体、精细化学品和最终药物分子制造计划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艺需求的不断扩大,酶应用的效率和经济性变得不可避免。因此,这不仅需要 增强酶活性、特异性和生产力,还需要提高保质期和可回收性,特别是为了促进商业规模应 用的经济可行性。
酶固定平台为生产过程中适宜地整合酶提供了一种优秀的工具。多年来,已经评估了几 种天然和合成载体对的酶固定效率,比如每个平台都根据其应用、经济和优势进行了专门评 估。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在有机合成、污染控制和以诊断为目的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Enzyme Microb Technol,31,171-8;J Pharm Sci,89,979-90)。
通过将酶固定到固体载体上或固体载体内来实现固定化,由此获得非均相固定化酶系统。 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固定,包括物理方式(载体和酶之间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学方 式(载体与酶形成共价键)(Analyst,133,697-701;Chem Soc Rev,40,2567-92;柏林海德堡: Springer,95-126。)或两者的组合,从而包含各种功能活性的载体。
酶的物理固定方法包括在膜或膜反应器内、在水不溶性基质上的吸附(物理,离子)比 如在中孔材料上吸附、包含(或凝胶包埋)、用固体膜微囊化、用液膜微囊化、酶促Langmuir-Blodgett膜的形成(Anal Chem,1994;66,1120A-7A)等。在膜包埋或包封的情况下, 所得的酶催化剂取决于膜支持物的性质,例如亲水性、疏水性、反应性官能团密度、孔隙率、 孔径分布、膜厚度、反应器配置等。固定化的固定方法基于酶在膜内的定位,其目的是除了 在操作条件下高度稳定之外还实现酶的更高表达。
目前,采用多孔膜固定化酶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由于不同酶的结构和活性位点的不同, 导致其固定化方法也有不同,比如在采用PVA膜(聚乙烯醇膜)固定脂肪酶时需要采用戊二 醛进行交联,才能达到利用固定化改善脂肪酶稳定性和活性的目的。另外,在利用多孔膜固 定化木聚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等酶类时,通常也利 用氨基、羧基、巯基、羟基、咪唑或酚基等基团将多孔膜和酶通过共价键进行结合。由此可 见,现有技术中采用交联剂固定化酶时需要采用高纯度酶,导致固定化方法复杂、酶的负载 量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A膜固定化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 多孔膜固定化酶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PVA膜固定化酶,该PVA膜固 定化酶包括PVA多孔膜和包埋在PVA多孔膜上的酶,PVA多孔膜为三维结构化PVA多孔膜,酶选自转氨酶、D-乳酸脱氢酶、环己酮单加氧酶、酮还原酶、烯还原酶、腈水解酶、氨裂解酶、氨基酸脱氢酶、亚胺还原酶、醇脱氢酶、甲酸铵脱氢酶、葡萄糖1-脱氢酶及它们的突变体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酶为游离酶或交联酶聚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估计LTE采样频率偏差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火隔热型混凝土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