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胶囊制备的滴料盘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923.X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盛凯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胶囊 制备 滴料盘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胶囊制备的滴料盘组件,涉及微胶囊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筒体;筒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筒体内部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分隔为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连续相体腔;下端盖连接有若干喷射管;上隔板和下隔板固定有连续相注入管;连续相注入管下端与连续相体腔连通;连续相注入管内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下端与第二液腔连通;下隔板连接有外管,外管下端延伸入喷射管内,上端与第二液腔连通;上隔板连接有内管,内管延伸入外管内,且上端与第一液腔连通。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对外管和内管,解决了现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喷射管喷射的连续相流体实现对微胶囊粒径控制,解决了现有微胶囊制备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胶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微胶囊制备的滴料盘组件。
背景技术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覆成具有功能性核壳结构包含物的技术。微胶囊技术至今已推广到包含医学、农药学、香料学、涂料学以及食品科学、化妆品的制备等不同领域。
现有的微胶囊机通常对于微胶囊的成型控制不精准,仅通过喷嘴来控制微胶囊的粒径,很难保证微胶囊粒径的一致性,导致制备出的微胶囊粒径不一,成品率和成品质量较差。
同时,通过单一的喷嘴生产只能逐滴的依次形成液滴,导致生产效率低,而单纯的增加滴制设备,存在生产成本增高、且设备过多精确控制的难度增大的问题。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微胶囊制备的滴料装置,以提高整体的制备效率,以及保证整体的制备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微胶囊制备的滴料盘组件,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连接的多对外管和内管,解决了现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喷射管喷射的连续相流体实现对微胶囊粒径控制,解决了现有微胶囊制备质量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微胶囊制备的滴料盘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上隔板和下隔板,并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筒体内部依次分隔为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连续相体腔;所述上端盖连接有与第一液腔连通的注液管;所述下端盖下表面连接有若干喷射管,且喷射管均与连续相体腔连通;
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间固定连接有连续相注入管;所述连续相注入管的下端面与连续相体腔连通;所述连续相注入管的上端贯穿上端盖,且上端口为密闭结构;所述连续相注入管上端侧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续相注入管内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端延伸出连续相注入管,且下端与第二液腔连通;
所述下隔板下表面连接有与喷射管一一对应的外管;所述外管下端延伸入喷射管内,且上端与第二液腔连通;所述上隔板下表面连接有与外管一一对应的内管;所述内管下端延伸入外管内,且上端与第一液腔连通;所述内管外径小于外管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下端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贯穿连续相注入管侧壁,实现进液管与第二液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相注入管的下端面与下端盖相抵,且侧壁开设有与连续相体腔连通的贯通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相注入管外壁转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位于第一液腔内;所述轴套外壁固定连接有齿环和环形密封板;所述环形密封板开设有与内管一一对应的贯通孔,且环形密封板下表面与上隔板紧贴;所述上端盖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齿环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扳动杆,用于扳动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扳动杆端部开设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杆;所述手拧螺杆用于通过下端面与上端盖相抵,实现对转轴转动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盛凯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盛凯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