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制备方法、鼻梁条及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2413.6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帅;苏子毅;艾丽;许多;郭维琪;李文斌;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A41D31/02;A41D31/12;A41D31/10;A41D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陈智聪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毒 色素 口罩 鼻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制备方法、鼻梁条及口罩,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口罩鼻梁条本体;在口罩鼻梁条本体内腔中填充有密封的无毒色素液,其中当口罩鼻梁条本体受压时,其内的无毒色素液流出并在口罩鼻梁条上显色;或者当口罩鼻梁条本体吸入湿气时,其内的无毒色素在口罩鼻梁条上显色;使用时,利用佩戴者佩戴时会捏压鼻梁条的习惯基础上,当佩戴者捏压鼻梁条时,其内的无毒色素液流出并在口罩鼻梁条上显色;或者利用佩戴者佩戴时,佩戴者呼出的热气进入到鼻梁条上时,鼻梁条进行显色;进而可以直观地提示佩戴者口罩是否已经被使用过,避免使用者误用使用过的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制备方法、鼻梁条及口罩。
背景技术
鼻梁条俗称鼻夹,为口罩中一根由可塑性材料支撑的横条,既可将口罩固定在鼻梁上,又可与耳带一起将口罩紧密地贴合在佩戴者面部,以改善口罩的密封性。
由于人面部结构特性所致,鼻梁基本上是高于脸颊,如同平原上的一道山梁。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人的面部鼻子凸起,与脸颊存在拐角,导致佩戴口罩时总是在此区域形成空洞间隙,从而导致漏气。鼻梁条除对口罩进行固定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口罩进行密封,尤其是鼻脸结合处(即拐角处),保证不从此处漏气。
因此,佩戴者在佩戴口罩的时候,为了保证密封性,通常会在佩戴者鼻梁对应的部位用力捏下鼻梁条,以保证口罩与佩戴者之间的密封性。
由于口罩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在使用到一定时间段后需要更换丢弃,但是现阶段中,佩戴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难以区别出口罩是否已经被使用,因而容易会导致误将已经使用过的口罩进行再次佩戴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此外,现有的口罩在佩戴过程中,由于口罩的自身特性,佩戴者嘴部呼出的热气容易通道口罩顶端进入到佩戴者眼睛部位,对于佩戴有眼镜的口罩佩戴者而言,热气遇到眼镜镜片后,容易在眼镜镜片部位产生水汽,给佩戴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利性。
一项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1920891676.2,专利名称为“潮湿变色口罩”,其公开了一种潮湿变色口罩,通过在第一突出部和/或第二突出部中设有湿度显色条,当口罩佩戴一段时间后,口鼻呼出的热气及排出的汗水导致第一突出部和/或第二突出部变得潮湿后,湿度显色条则显示出颜色,以提醒佩戴者更换口罩。虽然该专利通过在口罩中增加有湿度显色条,利用佩戴者呼出的湿气进入到湿度显色条并使其进行显色,从而提示该口罩已经被使用。但是该口罩其为通过湿气进入到湿度显色条的湿度大小,来进行对应颜色显示深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颜色的深浅来作为口罩使用程度的衡量标志,对于许多佩戴者而言,其衡量的难度较大,尤其对于颜色色差不敏感的佩戴者而言,其判断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制备方法、鼻梁条及口罩,其通过在口罩的顶端以及上贴近佩戴者嘴部和鼻孔的部位之间设置有另一鼻梁条,利用佩戴时佩戴者捏压鼻梁条和捏压另一鼻梁条或者遇湿显色的基础上,使得鼻梁条产生显色,进而可以直观地提示佩戴者口罩是否已经被使用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口罩鼻梁条本体;
在口罩鼻梁条本体内腔中填充有密封的无毒色素液,其中当口罩鼻梁条本体受压时,其内的无毒色素液流出并在口罩鼻梁条上显色;或者当口罩鼻梁条本体吸入湿气时,其内的无毒色素在口罩鼻梁条上显色。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毒色素液口罩鼻梁条,所述鼻梁条包括:
鼻梁条本体;
多个胶囊,设置于所述鼻梁条本体内腔中,每一所述胶囊内填充有无毒色素液,其中当所述胶囊受压时,位于所述胶囊内无毒色素液流出并在所述鼻梁条本体上显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