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垃圾发酵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3303.1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何航校;赵晓辉;牛俊玲;郑宾国;姜灵彦;左家海;甘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3/60;B09B101/3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垃圾 发酵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垃圾发酵箱,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储存发酵容器不能将中间发酵状态最良好的垃圾单独取出,不利于上层垃圾的发酵,也不利于下层垃圾对水分的控制,不能兼顾容器内上层与下层的垃圾发酵状态,不利于整体焚烧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外壳腔内后侧有第一圆板,第一圆板前侧有第二圆板,第二圆板前侧有U形板,第一圆板上下两端上有矩形筒,矩形筒远离U形板的一端上安装有滤网;外壳右端开设有出料口;U形板右端开口处有压板,压板能将U形板右端覆盖,U形板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一个矩形盒,矩形盒内插装有插板,插板上开设有长条槽,矩形盒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插板与矩形盒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垃圾发酵箱。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前,尤其是厨余垃圾,需要进行5至7天的发酵,然后达到最好状态,有效提高热值,焚烧时很容易着火,且燃烧稳定、充分,很容易调整燃烧状况,不需要很大的一次风量即可保证负荷,且不会在焚烧炉排末端出现生渣。
现有技术中,垃圾预先粉碎然后储存于大的容器内进行发酵,一段时间后,再将垃圾送入焚烧炉内,但在具体操作中发现,垃圾中的水分随着发酵向下集中,也造成的上层垃圾发酵不足,焚烧时产生残渣较多,下层垃圾水分较大,焚烧时需要加入更多额外的燃料。整体上看,只有中间部分垃圾的发酵状态及热值处于最佳状态。按照现有设备,只能将上层垃圾捞出并跟随下批垃圾一起发酵,下层垃圾含有大量渗滤液,需要添加混入大量的燃料之后再焚烧,在此过程中,不但需要投入类似于抓斗设备将上层垃圾移位,而且需要额外的场地进行摊铺干燥、或者拌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作业,不但影响整体效益,过程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垃圾发酵箱,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垃圾储存发酵容器不能将中间发酵状态最良好的垃圾单独取出,不利于上层垃圾的发酵,也不利于下层垃圾对水分的控制,不能兼顾容器内上层与下层的垃圾发酵状态,不利于整体焚烧效率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外壳呈端面朝前的圆柱结构,外壳腔内后侧有与外壳同轴且能转动的第一圆板,第一圆板前侧有与其同轴且能转动的第二圆板,第一圆板的转速为第二圆板的转速的二倍,第一圆板能带动第二圆板单向转动;第二圆板前侧有沿竖直方向放置且开口向右的U形板,第一圆板上下两端上固定有与U形板对应的矩形筒,矩形筒的外端与外壳内侧壁接触,矩形筒远离U形板的一端上安装有滤网;外壳右端开设有出料口,当U形板处于水平状态时,U形板能从出料口通过;
所述的U形板右端开口处有与U形板配合的压板,压板能将U形板右端覆盖,U形板上下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开口向右的矩形盒,矩形盒内插装有能在其内滑动的插板,插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长条槽,矩形盒侧壁上开设有与长条槽一一对应的通槽;当压板与U形板紧密贴合在一起时,长条槽与通槽对应,矩形筒与U形板连通;当压板与U形板脱离时,长条槽与通槽相互错开,U形板的端部被封堵;插板与矩形盒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U形板左右两侧固定有与U形板平行的挡板,挡板使得U形板只能沿着第二圆板的径向滑动,处于右侧的挡板上固定有多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内的第一活塞杆与压板固定在一起,第一活塞杆能控制压板与U形板的配合与分离;挡板外侧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之间经管道连通,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二活塞杆均呈与第二圆板同轴的弧状,外壳前侧板上开设有弧形槽,第二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销轴,销轴处于弧形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的外侧固定有弧形板,弧形板能与矩形筒端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圆板后端固定有与其同轴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行星齿轮系,其中太阳轮与转轴之间安装有单向离合器,齿圈固定在外壳上,行星架与第一圆板固定在一起;第一圆板转动带动行星架转动,行星架转动经太阳轮、单向离合器、转轴带动第二圆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后侧有转轮,转轮上固定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