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动态高低割圈毛绒的编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599.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彬彬;林清助;刘明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2 | 分类号: | D04B15/32;D04B15/8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动态 高低 毛绒 编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数控动态高低割圈毛绒的编织装置,包括底座、三角座、三角、针筒、提花片、中间针、刀针、电子选针器以及压毛装置,在中间针上设有片踵,在刀针上设有针踵,在三角上设有用于引导片踵和针踵滑动的轨道,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第四轨道、第七轨道以及第八轨道,电子选针器对应第四轨道的延伸路径设置,第四轨道对应电子选针器的位置设置为选针部,选针部位于第四轨道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第八轨道对应选针部设有第一引导入口,第八轨道对应第四轨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引导入口,第三轨道的出口端对应第七轨道的进口端设置。本发明无需更换三角即可形成高低割圈毛绒,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变换更多织物组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控动态高低割圈毛绒的编织装置。
背景技术
割圈绒圆机是在织布的同时进行割毛操作,织得的织物有一定的毛长;割圈绒机上的织针在随针筒旋转的同时受到三角上的轨道的限制而做上下运动,产生编织所需的复合运动,完成编织功能。为了实现毛长的调节,在CN 209975063 U,名称为“一种割圈绒机的三角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割圈绒机的三角装置,其通过调节组合三角机构在鞍座上的位置,来改变刀针运行轨迹,从而使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发生改变,实现毛长调节。
上述专利的割圈绒圆机虽然能够制作不同毛长的面料,但是每次进行毛长调整时,需要停机进行三角位置的调整,其较为费时费力,另外其受限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其调整精度也相对较低,无法编织同一横列高低毛绒的功能。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设定范围高低毛长、提升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数控动态变化高低割圈毛绒的编织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数控动态高低割圈毛绒的编织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三角座、设置在三角座上的三角、针筒、提花片、配设在提花片上的中间针、配设在中间针上的刀针、与提花片配合的电子选针器以及与刀针配合进行割圈的压毛装置,在中间针上设有片踵,在刀针上设有针踵,在三角上设有用于引导片踵和针踵滑动的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用于引导针踵向上运动的第一轨道、用于引导片踵向上运动的第二轨道、用于引导针踵向下运动的第三轨道、用于引导片踵向下运动的第四轨道、用于引导针踵并实现刀针割圈的第七轨道以及用于引导针踵并实现刀针割圈的第八轨道,第一轨道的出口端对应第三轨道的进口端设置,第二轨道的出口端对应第四轨道的进口端设置,电子选针器对应第四轨道的延伸路径设置,第四轨道对应电子选针器的位置设置为选针部,选针部位于第四轨道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第八轨道对应选针部设有第一引导入口,第八轨道对应第四轨道的出口端设有第二引导入口,第三轨道的出口端对应第七轨道的进口端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均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三轨道和所述第四轨道均斜向下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三角上还设有第五轨道和第六轨道,第五轨道的进口端对应所述第三轨道的出口端设置,第五轨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第七轨道的进口端设置,第六轨道的进口端对应所述第四轨道设置,第六轨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第八轨道的进口端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六轨道包括第六上轨道和第六下轨道,第六上轨道的进口端对应所述选针部设置,第六上轨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第一引导入口设置,第六下轨道的出口端对应所述第二引导入口设置,所述第八轨道包括斜向下延伸的第八上轨道和斜向上延伸的第八下轨道,第一引导入口设置在第八上轨道上,第二引导入口设置在第八下轨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威廉针织科技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