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及车辆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609.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王宝星;黄兵;段东梅;耿稣骏;沈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83/36;E05B81/32;E05B81/40;E05B81/4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车辆 门端部 解锁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及车辆门系统,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与第一通孔连通的锁止件;转轴,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嵌套连接有单向离合器和拉线盘,其中,拉线盘上设置有触发部和导向部;卡盘组件,包括与单向离合器同轴设置并与锁止件抵靠配合的发盘,和与拉线盘卡接配合的转盘,其中,在发盘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行程开关,与触发部接触式配合;扭簧,一端与第一通孔的孔壁相连,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导向部上。该解锁装置直接与丝杆相连,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另外,该解锁装置安装于丝杆的端部,便于解锁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解锁装置,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及车辆门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自动门在运行中会使用自动锁闭机构,使得自动门在关闭到位后实现自动锁闭。由于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操作解锁装置来解除对自动门的机械锁闭。对于螺旋传动的自动门,现有的解锁装置为中间解锁装置,中间解锁装置是一种间接解锁装置,解锁装置拨动螺母,带动丝杆转动实现解锁。
而该种解锁装置的解锁可靠性依赖于螺母的磨损。当门关闭到位后,产生较大噪音并对操作解锁的钢丝绳产生较大的冲击,对解锁可靠性造成一定的隐患。另外,由于该解锁装置设置在丝杆的中间,导致结构臃肿,通用性差,而且与丝杆配合处磨损严重,导致丝杆跳动大,运动不平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于丝杆端部,并且实现可靠解锁的端部解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包括:
底座,一端安装于车辆门系统中的机架上,另一端设置第一通孔,其中,底座上连接有锁止件,且锁止件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中;
转轴,与车辆门系统中的丝杆的端部嵌套连接,且转轴上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嵌套连接有单向离合器和缠绕有钢丝绳的拉线盘,其中,拉线盘上设置有触发部和导向部;
卡盘组件,位于单向离合器和拉线盘之间,且该卡盘组件包括与单向离合器同轴设置并与锁止件抵靠配合的发盘,和与拉线盘卡接配合的转盘,其中,在发盘与转盘之间设置有促使发盘和转盘相互旋转的连接结构;
行程开关,安装于机架上,其中,行程开关与触发部接触式配合;
扭簧,嵌套于发盘上,其中,扭簧的一端与第一通孔的孔壁相连,扭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导向部上。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连接结构包括多个沿转盘轴线方向设置的锁销,其中,该锁销包括与转盘插接配合的销轴,和与发盘滑移配合的卡块,且销轴与卡块相连。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转盘上有第一导向槽,且第一导向槽的位置与销轴的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导向槽的一端呈封闭设置,第一导向槽的另一端呈开口设置,当需要解锁时,随着转盘的旋转,销轴由第一导向槽的开口端向第一导向槽的封闭端移动。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第一导向槽的开口端设置于转盘的边缘,第一导向槽的封闭端设置于转盘内,其中,转盘上设置有与转轴嵌套配合的第二通孔,且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通孔相切设置。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发盘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且第二导向槽的位置与卡块的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二导向槽的两端均呈开放设置,且多个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汇聚于一点,且该点位于发盘的轴线上。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发盘上沿发盘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凹腔,且转盘嵌装于凹腔内,其中,第一导向槽的封闭端作为多个锁销上的销轴相向移动时的第一限位部,凹腔的腔壁作为多个锁销上的销轴相反移动时的第二限位部。
在上述的轨道交通车辆门端部解锁装置中,卡块上面向发盘轴线的一侧为弧形面,且单向离合器上设置有与弧形面卡接配合的轮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