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同步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218.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余竹艳;邵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F16D1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汪丹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 离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离合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永磁电机、负载、调节机构和定位板,所述调节机构和定位板均位于永磁电机与负载之间,所述负载位于永磁电机的一侧,所述定位板位于调节机构远离永磁电机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包含防护箱体,防护箱体内部安装有主动组件、从动组件、移动组件和固定座,所述从动组件位于主动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位于从动组件远离主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座位于移动组件远离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呈水平并排设置,本发明通过移动组件调节主动永磁转子和从动永磁转子间的气隙大小来实现负载的转动和停转两种状态的切换,起到控制离合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切断动力传递,离合器机构的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离合器可分为机械式离合器、气动式离合器、液压式离合器、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离心式离合器以及安全离合器等,其中,电磁离合器可分为:干式单片电磁离合器,干式多片电磁离合器,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转差式电磁离合器等。
现有的离合器依靠人工实现电机和负载的接合与分离,负载转动和停转两种状态的切换存在切换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离合器,通过移动组件调节主动永磁转子和从动永磁转子间的气隙大小来实现负载的转动和停转两种状态的切换,起到控制离合的作用;在实现永磁电机带动负载的转动之外,对气隙大小进行调整,使得负载的转速可以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永磁同步离合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永磁电机、负载、调节机构和定位板,所述调节机构和定位板均位于永磁电机与负载之间,所述负载位于永磁电机的一侧,所述定位板位于调节机构远离永磁电机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含防护箱体,防护箱体内部安装有主动组件、从动组件、移动组件和固定座,所述从动组件位于主动组件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位于从动组件远离主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座位于移动组件远离从动组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呈水平并排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组件包含主动轴杆、第一磁盘、第一磁块和壳体一,所述主动轴杆安装在第一磁盘的内部,第一磁盘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壳体一,第一磁盘远离壳体一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磁块;
若干个所述第一磁块呈等距离排布;
所述主动轴杆的一端贯穿壳体一与永磁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轴杆的另一端、第一磁块和第一磁盘均与壳体一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从动组件包含从动轴杆、第二磁盘、第二磁块和壳体二,所述从动轴杆安装在第二磁盘的内部,第二磁盘的外表面上安装有壳体二,第二磁盘远离壳体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磁块;
所述第二磁块和第一磁块的数量相同,且若干个所述第二磁块呈等距离排布;
所述从动轴杆的一端贯穿壳体二和定位板与负载相连接,所述从动轴杆的另一端、第二磁盘和第二磁块均与壳体二处于同一竖直平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二的一端延伸至壳体一的内部,且所述壳体二与壳体一间存在气隙。
所述移动组件包含圆环、连接块和电动伸缩杆,所述圆环转动安装在从动轴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圆环的外表面上对称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固定座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耐火钢筋用坯冶炼工艺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