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丙胺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492.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陆育生;彭程;李春雨;邱继水;常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3/04 | 分类号: | A01N33/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蒋欢妹;刘明星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丙胺类 化合物 制备 防治 香蕉 枯萎 病菌 农药 杀菌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特比萘芬作为农药杀菌剂在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新用途,首次发现了特比萘芬作为农药杀菌剂在防治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农作物病害,显著高于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丙胺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在国内和国际鲜果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017年全球香蕉总产量1.12亿吨,采收面积550万公顷;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0.5万公顷和1117万吨,仅次于印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相比其他热带作物,香蕉的经济效益更高,是我国热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但是,香蕉枯萎病的大规模爆发和流行,已严重危及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香蕉枯萎病是由一种土传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Schlect.f.sp.cubense(E.F.Smith)Snyder and Hansen,Foc)侵染香蕉根部引起的病害,已知有4个生理小种,其中致病力最强、寄主更为广泛的Foc TR4严重影响了我国香蕉优势产区的布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广东、广西两省损失了近2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迫使香蕉栽培迁移至次适宜区云南省,而后者现今也有大规模爆发的趋势,每年因枯萎病导致的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多亿元。
虽然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控该类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方法,但在缺少抗性品种或抗性不完整的情况下,使用化学药剂仍将是防控作物真菌病害的主要手段。特比萘芬在医学上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则起抑菌作用。在农业上对稻瘟病菌等多种微生物均有抑菌生物活性。但目前尚无特比萘芬在抗香蕉枯萎病菌病害方面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烯丙胺类化合物特比萘芬在制备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式I所示的特比萘芬在制备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使用时特比萘芬的浓度为2.5ug/mL-10ug/mL。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为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Foc TR4)生理小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首次发现了特比萘芬作为农药杀菌剂在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新用途。防治由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农作物病害,显著高于商品化杀菌剂咪鲜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不同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杀菌效果图。
图2是不同浓度特比萘芬作用72小时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杀菌效果图;其中CK指0pp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特比萘芬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1)受试药物
特比萘芬,咪鲜胺(阳性对照化合物,商业农药)。
(2)供试真菌菌种
供试真菌菌种有1个,为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
(3)抗植物真菌活性测定
供试菌平板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纯种供试菌以密波线划法分别接种至无菌PDA培养基平板上,27℃培养一周左右,平板上长满菌苔,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