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663.5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闵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探测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中央处理系统(1)和供电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通过导线分别与搜索系统(3)、跟踪系统(4)、光电系统(5)和伺服系统(6)实现双向信息传输,且中央处理系统(1)通过无线或导线与显控终端(8)实现双向信息传输,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通过无线与打击系统(7)实现信息传输,所述供电系统(2)通过导线分别为中央处理系统(1)、搜索系统(3)、跟踪系统(4)、光电系统(5)、伺服系统(6)、显控终端(8)和打击系统(7)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系统(3)包括搜索雷达(31)、距离对比模块(32)、结果分析模块(33)和声光报警模块(34),所述搜索雷达(3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距离对比模块(3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对比模块(3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结果分析模块(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结果分析模块(3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声光报警模块(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系统(4)包括跟踪雷达(41)和数据转换模块(42),所述跟踪雷达(4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数据转换模块(4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系统(6)包括转动角度调节模块(61)、倾斜角度调节模块(62)、搜索伺服模块(63)和跟踪伺服模块(64),所述搜索伺服模块(6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搜索雷达(3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跟踪伺服模块(6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跟踪伺服模块(6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控终端(8)包括搜索信息显示模块(81)、跟踪信息显示模块(82)、光电信息显示模块(83)和控制面板(8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系统(5)包括控制器(51)、红外激光照明器(52)和长焦高清摄像机(53)。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反无人机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显控终端(8)中的控制面板(84)设置报警距离。
S2、中央处理系统(1)向伺服系统(6)发出指令,使搜索伺服模块(63)控制搜索系统(3)中的搜索雷达(31)工作,使搜索雷达(31)按照60°/m的速度转动,每6s完成一次全空域搜索。
S3、搜索雷达(31)获取目标无人机的距离信息,然后距离对比模块(32)将检测距离与设定的报警距离做对比,并通过结果分析模块(33)对结果进行分析,当检测到的距离小于设定的距离时,会通过声光报警模块(34)提醒操作人员有无人机靠近;
S4、操作人员通过搜索信息显示模块(81)确认信息无误后,通过控制面板(84)发出指令,跟踪伺服系统(6)接收到指令后控制跟踪雷达(41)对目标进行跟踪引导,跟踪系统(4)获取无人机的距离、方位角、俯仰角和速度信息,并通过中央处理系统(1)发送到跟踪信息显示模块(82);
S5、跟踪过程中,中央处理系统(1)控制光电系统(5)工作,通过红外激光照明器(52)和长焦高清摄像机(53)获取目标的图像信息,并通过光电信息显示模块(83)查看目标图像;
S6、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84)发出指令,使中央处理系统(1)控制打击系统(7)对无人机进行打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