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以提升其甜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6055.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刘畅;李娥贤;范多青;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A23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李静;任永利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己醛 溶液 添加 内酯 提升 甜味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属于味觉调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以提升其甜味值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γ‑癸内酯具有嗅觉上的奶香味。本发明的首次将具有嗅觉上奶香味的γ‑癸内酯与2,3,4,5,6‑五羟基己醛混合后,意外的在味觉提升了2,3,4,5,6‑五羟基己醛的甜味。本发明中,γ‑癸内酯与2,3,4,5,6‑五羟基己醛的质量比例为:0.5~200:50000,即只要用很小量的γ‑癸内酯,就可以使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的甜味值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味觉调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以提升其甜味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甜味剂是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一类食品 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甜味剂种类较多,按照其化学结构 和性质可分为糖类甜味剂和非糖类甜味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 甜味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甜味剂和非营养型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指从 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主要有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和非糖醇 类(甘草、甜菊糖苷等)两类。2,3,4,5,6-五羟基己醛(葡萄糖)是一种常用的糖类。 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的甜味随着2,3,4,5,6-五羟基己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 是,很多情况下,当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浓度一定时,需要尽可能提升其甜 味。例如,在食品例如糕点或者饮品等领域,需要在降低2,3,4,5,6-五羟基己醛使 用量的情况下,即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升食品或饮品整体的甜味。
此外,基于现代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减少糖摄入量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期 待减少糖的添加量时,食物还能保持原有的甜味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以提升其甜味值的方法,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此处的增甜是指提升 味觉上的甜味。
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的质量大于等于所述γ-癸内酯 的质量。
2,3,4,5,6-五羟基己醛即葡萄糖。
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与所述γ-癸内酯的质量比例为:50000:0.5~200。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的初始浓度为:50g/L或50mg/g,向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所述 γ-癸内酯的浓度为:0.5~200mg/L或0.5~200μg/g。
更优选的,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的初始浓度为:50mg/g,向 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添加γ-癸内酯后得到的混合物中,所述γ-癸内酯的 浓度为0.5μg/g、1μg/g、2μg/g、5μg/g、10μg/g、20μg/g、50μg/g、100μg/g 或200μg/g。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含有:水、2,3,4,5,6- 五羟基己醛。其中乙醇、酒石酸、氯化钾为电子舌测试的基底溶液,不影响甜味 值的变化趋势,可不予考虑。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含有:水、乙醇、酒石 酸、氯化钾、2,3,4,5,6-五羟基己醛。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2,3,4,5,6-五羟基己醛溶液中含有乙醇0.05L/L、酒 石酸0.045g/L、氯化钾2.24g/L、2,3,4,5,6-五羟基己醛50g/L或50mg/g。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AP数据包高速索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前座椅后横梁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