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6204.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岩;冯妍妍;刘磊;韩伟;陈昊;南东亮;宋闯;张峰;刘超;刘尧;马伟东;郭培;乔利红;蔡得雨;王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张红莲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过 零点 进行 同步 线路 差动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正常运行时,检测采样电流的过零点,并划分过零点类型;
步骤2:保护启动元件动作后,选取一个过零点作为基准点,并虚拟一个正弦波作为基准相量;
步骤3:分别以本侧和对侧虚拟的基准相量为参考,计算本侧和对侧电流相量的幅值及相位;
步骤4:以当前采样时刻与基准点的时间差为时间标签,将时间标签添加到电流信息上;
步骤5:将作为基准点的过零点类型信息添加到电流信息上;
步骤6:将包含电流相量的幅值及相位、时间标签、过零点类型的本侧电流信息发送给对侧;
步骤7:比较本侧和对侧的电流信息,对对侧电流信息进行处理;
步骤8:在步骤7处理对侧电流信息之后,利用时间标签相同的本侧、对侧电流信息中的电流相量幅值和相位,计算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
步骤9:根据步骤8计算的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代入差动判据,若满足判据则保护动作,否则保护不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对采样电流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基波分量后,检测电流基波分量的过零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将过零点分为正过零点和负过零点两种类型,正过零点为电流由负变正时的过零点,负过零点为电流由正变负时的过零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虚拟一个在基准点处相位为0的正弦波作为基准相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选取保护启动元件动作时刻前的第一个或第二个过零点作为基准点,且本侧和对侧选取基准点的方式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作为基准相量的虚拟正弦波的频率为50Hz基波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7中,比较本侧和对侧电流信息中的过零点类型,并比较本侧和对侧第一次发送的电流信息中时间标签的大小;
若过零点类型相同且对侧第一次发送的电流信息中时间标签较大,则将所有对侧电流信息中的电流相位偏移180°,并将所有对侧电流信息中的时间标签减小10ms;
若过零点类型相同且对侧第一次发送的电流信息中时间标签较小,则将所有对侧电流信息中的电流相位偏移180°,并将所有对侧电流信息中的时间标签增大10ms;
若过零点类型不同,则对侧电流信息中的电流相位及时间标签保持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8中,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cd为差动电流,Izd为制动电流,IM和IN为本侧和对侧电流相量的幅值,δM和δN为本侧和对侧电流相量的相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电流过零点进行同步的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9中,差动判据如下:
式中,Iset为差动电流整定值,K为制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2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