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咖啡及其后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183.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磊 |
主分类号: | A23F5/02 | 分类号: | A23F5/02;A23F5/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亢能;金耀生 |
地址: | 650101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滇***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 其后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咖啡及其后发酵方法,该方法是以咖啡生豆为原料反复润湿发酵干燥,得后发酵咖啡豆,发酵包括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低温发酵,利用自然或人工接种的黑曲霉、酵母菌和聚多曲霉降低绿原酸和咖啡因的含量,得后发酵咖啡生豆,这样的咖啡生豆烘焙后冲出的咖啡苦味极低或几乎感觉不到苦味,反而甜度高,回甘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咖啡及其后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在精品咖啡浪潮里面,苦味和酸味并不受人待见。人们开始推崇好喝的咖啡应该是甜感明显且口感均衡,不需要添加任何糖就能够让每个人都觉得好喝。咖啡的酸味和苦味主要来自于绿原酸及其烘焙后的衍生物,但咖啡因也是起到一定影响的,可以算作是二级影响。
现有的咖啡生豆处理方法,水洗、日晒、蜜处理,利用的都是咖啡豆本身的内源酶来发酵新鲜咖啡豆,可以称之为内源酶发酵,但无法大量去除绿原酸,并且这样的内源酶发酵会让咖啡生豆酸味增加,导致烘焙后咖啡较苦酸,使很多人无法清饮咖啡,需要加糖和奶来平衡咖啡的苦和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咖啡及其后发酵方法。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分泌的外源酶来二次发酵咖啡生豆,大量降解绿原酸、咖啡因,使咖啡变得苦酸极低,甘甜高,回甘明显,适合清饮,无需加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咖啡后发酵方法,按以下进行:
以咖啡生豆为原料反复润湿发酵干燥,得后发酵咖啡豆,发酵包括高温发酵、中温发酵和低温发酵,其中:
高温发酵时,发酵温度大于45℃,以黑曲霉为主导,发酵时间为15-180天;
中温发酵时,温度大于32℃小于45℃,以酵母菌为主导,发酵时间为15-730天;
低温发酵时,温度大于19℃小于32℃,以聚多曲霉为主导,发酵时间为15-1000天。
进一步地,咖啡生豆润湿的含水量为14%-55%。
进一步地,高温发酵时,发酵剂为自然接种的黑曲霉,用量为12×107cfu/g干重-17×107 cfu/g干重。
进一步地,中温发酵时,发酵剂为自然接种的酵母菌,用量为13×107cfu/g干重-15×107 cfu/g干重。
进一步地,低温发酵时,发酵剂为自然接种的聚多曲霉,用量为2×107cfu/g干重-12×107cfu/g干重。
进一步地,在密封或通风状态下的发酵车间,或者发酵容器中进行发酵。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次润湿、第一次发酵、第一次干燥;第二次润湿、第二次发酵、第二次干燥;第三次润湿、第三次发酵、第三次干燥...以不孽生不良霉菌为上限。
进一步地,低温发酵时,咖啡生豆的含水率控制在14-15%。
本发明还涉及的基于上述的方法得到的咖啡。
本发明取咖啡生豆经反复地润湿发酵,最后干燥,得后发酵咖啡生豆。
主要有三种后发酵技术和风格,高温发酵中:
以黑曲霉为主导的发酵,得到的生豆干闻有如同黑松露一样的壤香,浅烘焙时很甘甜,几无苦味和酸味,象喝茶一样回甘,中烘焙时有太妃糖、芝麻一样的香气,深烘焙时咖啡香、芝麻香,甜感和回甘一样明显,与传统的咖啡口感完全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口感和风格。
中温发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磊,未经冯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