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279.9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尹兴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国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D17/00;C01C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王洪霞 |
地址: | 064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供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包括冷却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与换热器,所述冷却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均贯穿于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冷却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的热传导。本发明通过余热回收供暖系统对冷却水进行了冷却降温,同时对自来水进行加热升温,为氨水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降温,既浪费了热能,同时冷却塔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也浪费电能,并且冷却塔风机的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率也较高,本公司采用将冷却水直接输送到生活区,用于供暖,既解决了余热回收利用问题,同时节约了电能;通过在建筑设备的内容设置储水箱,可对换热升温的热水进行储存,从而方便后续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从而获得更适宜的使用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供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可写作NH3(aq)是氨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工业氨水是含氨25%~28%的水溶液,氨水中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形成一水合氨,是仅存在于氨水中的弱碱;氨水主要用作农业肥料。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各种铵盐,有机合成的胺化剂,生产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催化剂。纺织工业中用于毛纺、丝绸、印染行业,作洗涤羊毛、呢绒、坯布油污和助染、调整酸碱度等用。另外用于制药、制革、热水瓶胆(镀银液配制)、橡胶和油脂的碱化。
在氨水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冷却塔产生冷却水,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
现有技术中的氨水配置行业,普遍利用冷却塔来解决生产过程中冷却水散热问题,这样会浪费多余的热能和电能;通过冷却设备,为氨水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降温,既浪费了热能,同时冷却塔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也浪费电能,并且冷却塔风机的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率也较高。为此我们提出提出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普遍利用冷却塔来解决生产过程中冷却水散热问题,这样会浪费多余的热能和电能;通过冷却设备,为氨水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降温,既浪费了热能,同时冷却塔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也浪费电能,并且冷却塔风机的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率也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包括冷却水管道、自来水管道与换热器,所述冷却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均贯穿于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冷却水管道与自来水管道的热传导;
所述冷却水管道通过流速泵连通于自来水水源,所述冷却水管道连通于冷却水入口,所述冷却水管道经过换热器后连接于冷却水出口,所述自来水管道经过换热器后连接于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保温结构;
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两组用水管道,其中一组用水管道通过增压泵将水输送至办公楼用水端,另一组用水管道通过增压泵将水输送至混水阀的入水端,所述混水阀的另一组入水端连接于自来水水源,所述增压泵的出水端连接于办公楼的用水端;
所述流速泵用于调节自来水自自来水水源流经换热器的流速,通过调节经过换热器的自来水与冷却水的流速以获得更好的换热效率,所述增压泵用于控制储水箱的出水流速,所述混水阀用于对储水箱出水与自来水进行混水调温;
还包括如下余热回收过程:
S1、带有热量的冷却水自冷却水入口进入建筑内部,同时自来水也通过流速泵的流速控制后进入建筑内部;
S2、冷却水与自来水同时经过换热器,从而通过换热器内部的换热结构进行热传导,进而实现将冷却水的热量传导至自来水中,从而提高自来水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国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国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