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DNA折纸与DNA瓦片引导纳米粒子超晶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7281.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陈志;马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58 | 分类号: | C30B29/58;C30B29/68;C30B7/14;C30B7/08;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德善律师事务所 32488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dna 折纸 瓦片 引导 纳米 粒子 晶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DNA折纸与DNA瓦片引导纳米粒子超晶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DNA折纸八面体的合成;(2)DNA瓦片结构的合成;(3)三维晶体纳米粒子超晶格的合成。本发明的DNA折纸单元来构建三维晶体,并通过将折纸单元之间的单链替换成不同的DNA瓦片结构来灵活调节DNA折纸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提高三维软晶体的刚性与抗压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DNA折纸与DNA瓦片引导纳米粒子超晶格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文献报道利用DNA折纸框架来直接形成三维晶体,例如在2020年,Oleg Gang组在Nature Materials报道了一种利用DNA折纸八面体来引导三维晶体的形成。他们将折纸八面体看作一个基本单位,通过每个顶点伸出的单链DNA杂交彼此结合,构建严格的三维阵列,从而实现折纸框架三维晶体的形成。
(文献:Ordered three-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using DNA-prescribedand valence-controlled material voxels | pages789–796(2020) | NatureMaterials )
DNA折纸单元是通过顶点伸出的单链DNA之间彼此杂交互补相互连接的,单链之中除了相互互补的序列,还包括调整折纸单元距离的poly T序列,相邻DNA折纸单元之间的单链占主导的间隔区域极大地限制了DNA折纸间距的调节,并导致软晶体易受环境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引导DNA折纸单元来构建三维晶体,并通过将折纸单元之间的单链替换成不同的DNA瓦片结构来灵活调节DNA折纸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提高三维软晶体的刚性与抗压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利用DNA折纸与DNA瓦片引导纳米粒子超晶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DNA折纸八面体的合成:通过在包含1mM EDTA,12.5mM乙酸镁的缓冲液中混合10nM M13mp18 scafold DNA和单链DNA,并将混合溶液通过从90℃冷却到室温超过20小时缓慢退火,来折叠DNA折纸八面体框架;
(2)DNA瓦片结构的合成:通过在0.3 M PBS缓冲液中混合等摩尔比的互补ssDNA,在两天内将混合物从95℃冷却至室温;合成DNA瓦片结构;
(3)三维晶体纳米粒子超晶格的合成:将如上所述制备的DNA折纸八面体与过量的ssDNA-官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和DNA瓦片结构在含有12.5 mM乙酸镁的1x TAE缓冲液中混合;然后将混合物以-0.2℃/ h到-0.4℃/ h的梯度从50℃孵育至20℃,进行两到三个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DNA折纸为折纸八面体,折纸四面体或折纸立方体;所述的DNA瓦片为DNA双链,DNA棒,DNA三臂结,DNA四臂结或DNA张拉三角。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M13mp18 scafold DNA与单链DNA的摩尔比为1:10-1:20。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PBS缓冲液中含有0.3 M NaCl,10 mM磷酸盐。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DNA瓦片结构为双链DNA。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的DNA折纸八面体的浓度为10 nM,体积为100μL,无需进一步纯化。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DNA折纸单元来构建三维晶体,并通过将折纸单元之间的单链替换成不同的DNA瓦片结构来灵活调节DNA折纸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提高三维软晶体的刚性与抗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供暖系统
- 下一篇: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及其设计方法、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