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辐射盒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327.4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黄清萍;扈宝元;周勇;丁辉;滕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杜立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辐射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辐射盒体系统,包括:屏蔽盒体,用于内置电子元件,将内部的气体与外部大气隔绝并将射入到盒体内的射线屏蔽在盒体内;动力源,从所述屏蔽盒体的出气口吸出所述气体,并将吸出的所述气体从所述屏蔽盒体的进气口送入到所述屏蔽盒体,使得所述屏蔽盒体中的所述气体在密闭环境中循环流动;以及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屏蔽盒体与所述动力源之间,对由所述动力源从所述屏蔽盒体吸出的所述气体进行冷却。根据本发明的防辐射盒体系统能够在保持气体密闭的情况下有效地对防辐射盒体内的气体进行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检领域,特别涉及防辐射盒体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安检设备中,例如有X射线安检机中的DR探测器盒以及CT安检设备的CT探测器盒。安检设备的探测器盒通常有防辐射要求以及内部气体的密闭性要求。另外,在该探测器盒中还对温度存在要求。一方面,由于探测器是电子元件构成,有一定的功耗,大量探测器安装在密闭盒体内导致盒体内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由于盒体自身有防辐射要求,因此通常会使用铅皮等屏蔽材料将其包裹,严重影响了探测器盒体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密闭的探测器盒内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到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以及寿命。
在以往的探测器盒体的散热中,包含直接散热方式、采用油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采用空调的降温方式等。直接散热方式是在盒体上增加换气风扇或者百叶窗,如图4所示,使盒体内空气与环境空气直接交换热量。直接散热方式的问题在于,盒体不密闭,盒体内空气的湿度受环境空气湿度影响较大,难以进行控制。采用油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是在探测器盒体内壁上布置油冷或水冷管路,如图5所示,通过外接油冷机进行散热。采用油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的问题在于:一是在探测器盒体内的散热管路可能会破裂,会污染电子元件;二是油冷或水冷外接散热器及压缩机尺寸大、噪音高。另外,采用空调的降温方式是降低盒体所处的环境温度,该种方式存在功率高、尺寸大、噪音高、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辐射盒体系统,能够在将气体密闭的情况下有效地将气体冷却。本发明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防辐射盒体系统,包括:屏蔽盒体,用于内置电子元件,将内部的气体与外部大气隔绝并将射入到盒体内的射线屏蔽在盒体内;动力源,从所述屏蔽盒体的出气口吸出所述气体,并将吸出的所述气体从所述屏蔽盒体的进气口送入到所述屏蔽盒体,使得所述屏蔽盒体中的所述气体在密闭环境中循环流动;以及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屏蔽盒体与所述动力源之间,对由所述动力源从所述屏蔽盒体吸出的所述气体进行冷却。
根据第一方面涉及的防辐射盒体系统,所述制冷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屏蔽盒体的所述出气口密闭连通,所述动力源的负压端与所述制冷组件的输出端密闭连通,所述动力源的正压端与所述屏蔽盒体的所述进气口密闭连通,从所述屏蔽盒体的所述出气口吸出的气体经由所述制冷组件冷却后,经由所述动力源从所述屏蔽盒体的进气口流入到所述屏蔽盒体。
根据以上任一方面涉及的防辐射盒体系统,还包括:第一辐射屏蔽盒,覆盖所述进气口而安装在所述屏蔽盒体上,并具有与所述屏蔽盒体的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连通孔;以及进气管,将所述第一辐射屏蔽盒与所述动力源的正压端连通,所述第一辐射屏蔽盒还具有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孔在所述第一辐射屏蔽盒上错位配置。
根据以上任一方面涉及的防辐射盒体系统,还包括:第二辐射屏蔽盒,覆盖所述出气口而安装在所述屏蔽盒体上,并具有与所述屏蔽盒体的所述出气口连通的第三连通孔;以及吸气管,将所述第二辐射屏蔽盒与所述制冷组件连通,所述第二辐射屏蔽盒还具有与所述吸气管连通的第四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第四连通孔在所述第二辐射屏蔽盒的盒体上错位配置。
根据以上任一方面涉及的防辐射盒体系统,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组件以及散热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组件冷却所述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被置于与外部大气隔温的空间中,所述动力源吸出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散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