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889.9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易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8 | 分类号: | F24F11/88;F24F11/64;F24F11/70;F24F11/61;F24F1/00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李向阳;颜健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控制 装置 方法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所述电加热控制装置,包括:电加热负载,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零线连接;继电器,通过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控制电加热负载电路的通断;热敏电阻,设置在电加热负载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采样信号电路检测热敏电阻的电流值或者计算热敏电阻的温度值,并反馈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根据热敏电阻反馈回来的温度值信息或者电流值信息,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开关。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实现单继电器控制电加热负载,且同时能实现安全预警,无需使用光耦,直接使用热敏电阻的结构设计,简化电路结构,减少零部件设置,电路集成化更高,测量更精准,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维持舒适的环境温度,空调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近年来,随着空调的日益普及,空调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强竞争力,空调厂家开始不断提高空调的综合性能。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空调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快速制热,很多空调的室内机中都设置有电加热装置,以便有效提高空调的制热效率。通常地,现有空调室内机中的电加热装置都是通过继电器和温控开关来共同控制其通断,但是,现有空调还是经常因为继电器未正常断开的原因而导致电加热装置无法正常关闭。
由于空调电加热运行时必须保证接在零火线上,其开关控制一般采用继电器进行控制。
而如果所述空调发出使所述继电器断开的信号时,所述继电器没有按照信号正常断开,例如所述继电器在电弧作用下产生粘连而无法正常断开;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加热器就会持续接通,同时,温控开关频繁动作,最终将导致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空调内部的零件被损坏,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室内机的燃烧。
为了保证安全问题,目前空调电加热的控制主要有以下2种控制方法:
方案一:如图1所示,该结构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加热零线、火线分别用继电器进行控制的方案;
方案二:如图2所示,该结构公开了一种通过将电加热零线常接在电源零线上,火线用继电器进行控制,再利用光耦检测火线继电器输出侧的状态的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8152723B的专利中记载的方案。
但是申请人在研究使用过程中发现,基于方案一,通过两个继电器分别进行控制火线、零线的结构,必须要采用两个继电器进行控制,误触发或者误控制的概率较高,且不能进行安全预警;就要方案二,则必须要采用继电器+光耦的方式对电加热进行控制,虽然实现了安全预警,但是增加的光耦检测装置成本较高,对生产和维修带来很高的成本压力。
基于此,如何能够经济、可靠的实现电加热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电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采用继电器+热敏电阻(实现温度检测)的方式对电加热的控制进行监测并报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电加热器由于线路故障而无法断开时,电加热器就会处于持续接通的状态,从而导致空调室内机的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对室内机的内部零件造成损坏,以及检测零部件过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加热控制装置,包括:
电加热负载,一端与火线连接,另一端与零线连接;
继电器,通过继电器控制信号电路控制电加热负载电路的通断;
热敏电阻,设置在电加热负载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采样信号电路检测热敏电阻的电流值或者计算热敏电阻的温度值,并反馈给控制主板;
控制主板,根据检测热敏电阻反馈回来的温度值信息或者电流值信息,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拓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