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9741.9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昌;池晓明;吴继翔;孙同强;罗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1/11;B62D2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驾驶 底盘 车架 | ||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车架,包括车厢安装面(1),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2)、后防碰撞缓冲机构安装面(3)和前防碰撞缓冲机构安装面(6),后悬架安装支架组(4)和前悬架安装支架组(7),电池安装箱(5)、和电器件安装箱(8)。本发明优化了无人驾驶线控底盘车架的结构,提高车架的整体可靠性。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2)主要由板材切割折弯而成,焊接在车架杆系上,形成立体的受力结构,同时增加了固定螺杆的受力长度,提高了螺杆被拧紧后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安装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车架的生产加工仍然处于小批量阶段,大部分车架由标准型材切割焊接而成。车架的结构设计以及焊接工艺对车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流的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由平面钢板切割焊接而成,线控制动系统通过螺杆固定在一块平板上,平板焊接在车架杆系上,是一个平面受力结构,使得平板焊接处的局部应力较大,同时由于平板厚度有限使得固定螺杆的受力长度有限,使得螺杆被拧紧后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降低。
当前,前后悬架安装方式主要通过焊接悬架连杆吊耳在车架杆系上的方式,由于悬架和车架连接点长时间受较大的交变载荷,其对连杆吊耳的焊接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焊接存在热应力,焊接部位的连接强度会较低,为了提高车架可靠性,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能,需优化悬架连杆和车架的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线控制动系统安装的可靠性,提高前后悬架安装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驾驶线控底盘的车架,包括车厢安装面(1),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2)、轴对称设置的后防碰撞缓冲机构安装面(3)和前防碰撞缓冲机构安装面(6),后悬架安装支架组(4)和前悬架安装支架组(7),电池安装箱(5)、和电器件安装箱(8)。
进一步地,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2)由连接块(9)和螺栓固定轴套(10)组成;连接块(9)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一片,螺栓固定轴套(10)的数量包括且不限于四个。连接块(9)由板材切割折弯而成,焊接在车架杆系上,形成立体的受力结构。
进一步地,后悬架安装支架组(4)和前悬架安装支架组(7)均由减震器固定吊耳(11)、外侧斜支撑管(12)、悬架侧向支撑杆固定吊耳(13)、内侧斜支撑管(14)和横向支撑管(15)组成。
进一步地,连接块(9)固连在车架交叉管件上,优选为两边贴合交叉管件和管件基本同宽的垫块,或者由一体式薄片金属材料制成的双重支撑结构。
悬架侧向支撑杆固定吊耳(13)为杆系的管材一体切割加工而成。
进一步地,后悬架安装支架组(4)和前悬架安装支架组(7)侧视呈“八”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电池安装箱(5)由竖管(16)、悬架衬套座(17)、底板(18)组成,悬架衬套座(17)的数量包括且不限于八个,还包括其他一些必要的杆系组成。
进一步地,竖管(16)通过切割方式形成圆形切口,悬架衬套座(17)焊接在竖管(16)的切口上。
本发明优化了无人驾驶线控底盘车架的结构,提高车架的整体可靠性。线控制动系统安装支架(2)的连接块(9)由板材切割折弯而成,焊接在车架杆系上,形成立体的受力结构,降低了连接块(9)焊接处的局部应力值,同时增加了固定螺杆的受力长度,提高了螺杆被拧紧后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安装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济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