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及天线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504.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褚庆臣;俞斌;龚斯乐;谭冠南;吴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硕贝德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12;H01Q1/36;H01Q19/10;H01Q21/00;H01Q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天线 组件 阵列 | ||
本申请涉及基站天线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及天线阵列,所述一体化天线组件包括馈电网络模块和天线单元辐射片;所述馈电网络模块包括:支架、馈电网络弹片和反射板弹片;所述反射板弹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反射板弹片垂直的隔离墙;所述支架的一面设置有形状与馈电网络弹片的形状相同的凹槽,所述馈电网络弹片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馈电网络弹片的厚度;所述反射板弹片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另一面;其中,所述馈电网络弹片和反射板弹片与支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所需零部件少,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焊接,易于自动化且生成成本低,适于大规模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站天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及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4G天线逐渐向5G天线进行过度,其中Massive MIMO(多输入多输出)阵列天线技术,就是4G天线向5G天线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4G天线中,MIMO天线形态一般是以2T2R或者8T8R为主,而5G升级为Massive MIMO技术后,天线将以大规模阵列天线形式排列,目前主要是采用64T64R或32T32R,从而导致天线组件的需求大幅增长。
目前5G Massive MIMO天线通常采用如下两种结构方案,第一种是PCB振子或钣金冲压振子焊接在高频PCB制作的馈电网络板上,这种焊接方式制作的天线组件,由于每个振子的焊点较多,导致组阵后每个端口的一致性不稳定,同时焊接工艺时间长,导致天线组件的生产效率交低;第二种为在塑料注塑结构上进行选择性电镀或激光直接形成技术,得到一体化振子和馈电网络的天线方案,但是,这种方式的天线线路需要大量的激光镭雕或电镀,工艺难度大,良率参差不齐,而且设备成本投入大。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一种零部件少,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需焊接,易于自动化且成本低的天线,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及天线阵列。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一体化天线组件,所述一体化天线组件包括馈电网络模块和天线单元辐射片;
所述馈电网络模块包括:支架、馈电网络弹片和反射板弹片;所述馈电网络弹片为精密冲压形成的金属薄片,所述反射板弹片的两侧设置有与反射板弹片垂直的隔离墙;
所述支架的一面设置有形状与馈电网络弹片的形状相同的凹槽,所述馈电网络弹片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馈电网络弹片的厚度;所述反射板弹片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另一面;
其中,所述馈电网络弹片和反射板弹片与支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天线单元辐射片设置馈电网络模块上,且处于所述馈电网络弹片所在的一面。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处于反射板弹片的一面还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连接在所述支架的边缘,且包裹所述反射板弹片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反射板弹片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网络顶针孔;
以便注塑过程中,设置于模具上的馈电网络顶针穿过所述第一馈电网络顶针孔,并固定所述馈电网络弹片;且在所述支架注塑成型后,在所述支架上形成第二馈电网络顶针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还设置有第一反射板弹片顶针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定位凸台和卡扣,所述定位凸台用于为所述天线单元辐射片定位,所述卡扣卡接所述天线单元辐射片。
可选地,所述馈电网络弹片还可以为激光切割或蚀刻形成的金属薄片。
可选地,所述馈电网络弹片与所述反射板弹片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在所述支架注塑成型后,在所述支架上形成贯穿固定孔的固定凸台,以便分别固定所述馈电网络弹片与所述反射板弹片。
可选地,所述馈电网络弹片的厚度为0.15mm-0.3mm,且表面进行电镀防腐处理。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材料为工程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硕贝德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硕贝德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