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神经修复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627.3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戚凤春;戚文淏;杨佳林;崔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凤春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38;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24;A61L27/56;A61L27/58;A61F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外壁(2),所述导管本体外壁(2)由壳聚糖溶液材料制成,且所述导管本体外壁(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纤维支架层(3)、填料层(4)、培养内芯(5)和生物模拟内芯(7),所述纤维支架层(3)的材料为聚乙醇酸溶液、聚乳酸溶液、羟基丁酸酯溶液和羟基已酸酯共聚物溶液中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填料层(4)中包含I型胶原、神经营养生长因子和生长基底,所述生长基底中包含有干细胞培养基础、变性骨骼肌培养基础和静脉桥培养基础,两组所述导管本体外壁(2)、纤维支架层(3)、填料层(4)和培养内芯(5)组成神经修复管,所述神经修复管的两端设置有生物轴突层(6),所述生物轴突层(6)位于生物模拟内芯(7)的两端,所述生物模拟内芯(7)中包含有干细胞、变性骨骼肌和静脉血管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修复管外部设置有培养模具(1),所述培养模具(1)沿神经修复管的中心轴线平面呈均匀分割,所述神经修复管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内芯(5),所述培养内芯(5)圆周外壁上端呈镜像分布固定安装有定位插销(8),每组所述定位插销(8)分别贯穿填料层(4)、纤维支架层(3)、导管本体外壁(2)和培养模具(1)。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单部逐层培养、提取自体组织、冷藏冻干结晶三个部分:
单部逐层培养:
S1:单部逐层培养:分析检测仪器上的图像信息,并结合3D打印技术,在两个培养模具(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开设有对应外形的凹槽,在两部分的凹槽内部涂覆对应厚度的壳聚糖溶液,并对附着壳聚糖溶液的培养模具(1)进行初步冷藏消毒处理,制成神经修复管的导管本体外壁(2);
S2:在S1的基础上,首先在导管本体外壁(2)的内壁涂覆乙醇酸溶液、聚乳酸溶液、羟基丁酸酯溶液和羟基已酸酯共聚物溶液中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再次进行初步冷藏消毒,制成纤维支架层(3)和导管本体外壁(2)的结合体;
S3:在S2的基础上,在纤维支架层(3)的内壁涂覆I型胶原、神经营养生长因子和生长基底中的一种,形成填料层(4),再次进行初步冷藏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S2和S3步骤,每个步骤中分别在导管本体外壁(2)、纤维支架层(3)和填料层(4)放置培养内芯(5),通过定位插销(8)对导管本体外壁(2)、纤维支架层(3)和填料层(4)开设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提取自体组织:
M1:提取患者体内的组织为自体组织,例如静脉血管、变性骨骼肌和干细胞中的一种,对静脉血管、变性骨骼肌和干细胞中的其中一种进行消毒灭菌;
M2:将处理好的自体组织,放置在对应干细胞培养基础、变性骨骼肌培养基础和静脉桥培养基础的位置上,进行低温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冷藏冻干结晶:
N1:去除两个单部分的培养模具(1)中培养内芯(5),沿着导管本体外壁(2)、纤维支架层(3)和填料层(4)的断面涂覆胶原蛋白溶液,并在沿着断面贴合,低温培养一段时间;
N2:培养完毕后,对整体培养模具(1)进行冷藏冻干处理,并去除培养模具(1),保留内部的神经修复管,并进行低温保鲜。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促神经修复管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分:
Z1:在移植手术过程中,对损伤部位进行清理消毒处理;
Z2:去除保鲜的神经修复管,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预湿,再将预处理的神经修复管置于盛放T型胶原蛋白溶液的水浴加热结构中进行加热;
Z3:将处理好的神经修复管置于损伤神经部位,对将神经修复管的两端缝合在损伤神经上,完成神经管移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凤春,未经戚凤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6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