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1378.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8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军;贾春明;余海涛;姚卫江;庞志超;党玉芳;郭忠;张淑萍;陈永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炭系 火山岩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依据地震数据建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从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中提取多尺度缝洞数据体;依据多尺度缝洞数据体识别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缝洞预测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地质勘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持续推进,缝洞的预测已经成为石炭系火山岩高效开发的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的缝洞预测方法主要包括横波分裂、微地震和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ormation MicroScanner Image,FMI)测井技术。
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储集空间为缝洞和溶蚀孔洞,对应的储层类型为缝洞型、缝洞-孔洞型和溶蚀孔洞型三种。
目前较常用的缝洞预测技术是地震纵波缝洞预测技术。地震纵波缝洞预测技术通常根据地震资料的类型可以分为叠前预测和叠后预测两类。
叠前纵波缝洞预测技术可以通过叠前地震资料,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地震道信号之间的关联性,定量描述地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缝洞预测。由于叠前纵波缝洞预测技术花费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不采用。
叠后纵波缝洞预测技术主要通过相干、曲率等几何属性、玫瑰花图研究地震道横向不连续性,根据所述不连续性研究,由于断层、小断裂等引起的大缝洞特征。
由于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复杂,缝、孔、洞并存,非均质强,储层预测难度大。并且,研究区由于构造运动存在大量的断裂和缝洞,这些断裂和缝洞是地下水与酸性溶液通道,在溶解作用下产生大量溶蚀孔洞。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缝洞预测方法进行缝洞预测吻合率较低。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缝洞预测方法没有考虑缝洞预测结果受地质和地震条件的影响。
针对现有的缝洞预测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识别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缝洞预测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依据地震数据建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从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中提取多尺度缝洞数据体;依据多尺度缝洞数据体识别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
可选地,获取地震数据,包括:获取二维地震数据或三维地震数据。
可选地,依据地震数据建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包括:基于二维地震数据或三维地震数据计算地震道的分形维数;基于地震道的分形维数建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
可选地,基于二维地震数据或三维地震数据计算地震道的分形维数,包括:依据地震功率谱随频率的衰减指数计算地震道的分形数;基于地震道的相似度和振幅信息计算地震道的面积维、相关维及振幅维;基于布朗运动模型确定地震道的振幅方差与衰减系数的关系。
可选地,依据多尺度缝洞数据体识别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包括:依据多尺度缝洞数据体确定缝洞预测平面图;依据缝洞预测平面图识别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
可选地,依据地震数据建立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地震属性三维数据体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依据二维地震数据或三维地震数据确定石炭系火山岩缝洞所在区域的主应力场方向。
可选地,依据多尺度缝洞数据体识别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依据石炭系火山岩缝洞的发育区确定钻井设备的部署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1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