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3493.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石达友;杨嘉丽;关钰澄;刘翠;郭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37/04;A61P1/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锥菊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代谢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锥菊取物,由紫锥菊粉碎后通过加入体积比浓度为20‑50%乙醇溶液进行两次以上的回流提取,然后将提取液合并后先浓缩后干燥得到。本发明还公开所述紫锥菊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调节免疫抑制大鼠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和改变免疫抑制大鼠磷酸肌醇代谢、磷脂酰肌醇号系统、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紫锥菊提取物具有调节免疫抑制大鼠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的作用,经动物试验证明,紫锥菊提取物能提高生长性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通过改变磷酸肌醇代谢、磷脂酰肌醇号系统、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调节免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是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改变免疫抑制大鼠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肠道菌群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机体代谢、免疫、发展和行为方面具有进化保护作用。在哺乳动物中,宿主-微生物的共生作用主要发生在粘膜表面,最重要的是肠道粘膜。肠道中有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是宿主体细胞的10倍,具有多种代谢和保护功能。免疫系统是由微生物控制的,肠道菌群调节碳水化合物、脂类和氨基酸的代谢,在维持机体健康与代谢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菌群失衡必然造成代谢异常。
紫锥菊的应用历史悠久,最初外敷治疗伤口、烧伤、昆虫叮咬、牙龈疼痛和咽喉感染,内服治疗疼痛、咳嗽、胃痉挛和蛇咬伤。紫锥菊因具有免疫活性、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抗病毒及抗肿瘤活性,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紫锥菊含有的主要活性物质为多糖和糖蛋白、咖啡酸衍生及烷基酰胺类化合物等,在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现治疗疾病大多采取服用一定剂量的传统西药,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包括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近年来采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力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紫锥菊提取物改变肠道内容物代谢方面研究的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紫锥菊提取物,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化学药对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和安全隐患。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上述紫锥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所述紫锥菊提取物在调节免疫抑制大鼠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紫锥菊取物,由紫锥菊粉碎后通过加入体积比浓度为20-50%乙醇溶液进行两次以上的回流提取,然后将提取液合并后先浓缩后干燥得到。
一种紫锥菊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
(1)取紫锥菊粉碎,过50-80目筛;
(2)将步骤(1)得到的紫锥菊粗粉加入体积比浓度为20-5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1-3次,第一次回流乙醇溶液添加量为紫锥菊粗粉体积的12-18倍,第二次回流乙醇溶液添加量为紫锥菊粗粉体积的6-10倍,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20-4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的各次回流所得的提取液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75~80℃)的清膏,80℃以下真空干燥,粉碎。
优选的,(2)将步骤(1)得到的紫锥菊粗粉加入体积比浓度为3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回流乙醇溶液添加量为紫锥菊粗粉体积的15倍,第二次回流乙醇溶液添加量为紫锥菊粗粉体积的8倍,每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为30分钟。回流加热温度为100℃左右。
上述紫锥菊取物在调节免疫抑制大鼠肠道内容物代谢组学的应用。使用时所述紫锥菊取物的份数是以中药材生药重量计算,以g为单位。该紫锥菊取物以1g/kg·BW灌胃大鼠。
其中,免疫抑制由环磷酰胺造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