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732.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清;吴献章;杨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丛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石墨 纳米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柔性 传感器 | ||
1.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石墨烯气凝胶,分散在所述三维石墨烯气凝胶中的碳纳米管、金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的密度为1~10mg/cm3;
所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盐水溶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混合,进行水热自组装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水凝胶;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水凝胶、还原剂和乙酸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包括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钡离子和铜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碳纳米管和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的质量比为(8~10):(30~400);
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和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0)g:(0.5~10.5)mmol;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盐;
所述金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0.5~10.5):(10~3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金属盐水溶液、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混合,进行水热自组装反应,得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水凝胶;
将所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水凝胶、还原剂和乙酸混合,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05~1.0mol/L;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1~1.5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自组装反应的温度为160~190℃,时间为10~20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包括氢碘酸、肼、氢溴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2~4h。
8.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或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9.一种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材料和位于所述封装材料内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片、第一导电层、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连接有导线;
所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为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或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材质独立地包括铜、金、银或铝;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材质独立地包括金或银;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厚度独立地为0.1~0.5mm;
所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的厚度为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7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油生产用高效研磨装置
- 下一篇: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智能搬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