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988.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许晗;洪根惠;李林;王成;田群超;李刚;金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07B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311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湿 混合 分选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无害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反应室;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多组转动轴;所述壳体的侧壁固接有多组电机;所述转动轴与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转动轴上在位于反应室内部的侧壁固接有凸轮;所述反应室内部与凸轮对应位置转动连接有振动板;通过在干湿混合固废进入筛选机前增加一步振动离析步骤,使湿度不同的干湿混合固废先进行初步的分离,使干湿混合固废进入筛选机时就有一定的分层,进而增加筛选机的筛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无害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是将不同湿度的固体废料分类处理的过程,便于后续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无害化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1015201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干湿分离资源化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混合生活垃圾分选;干垃圾外运处理;湿垃圾粉碎、过滤;湿垃圾筛分;湿垃圾机械脱水;湿垃圾两阶段好氧发酵处理:第一阶段,纤维素酶好氧发酵;第二阶段,嗜热菌超高温好氧发酵,它利用纤维素酶的引入和超高温好氧堆肥技术对湿垃圾进行处理,其缩短了发酵周期、减少了臭气产生量、降低了处理成本。
目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时,是将废料导入至搅拌筛分机内部进行分类处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观察中发现了,干湿混合的固废进入筛分机时,会造成部分较为潮湿的物料和较为干燥的物料大量混合,而导致的使筛分机的对干湿混合固废筛选的效果不够良好。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时,是将废料导入至搅拌筛分机内部进行分类处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观察中发现了,干湿混合的固废进入筛分机时,会造成部分较为潮湿的物料和较为干燥的物料大量混合,而导致的使筛分机的对干湿混合固废筛选的效果不够良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混合固废的分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反应室;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多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反应室内部为交错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固接有多组电机;所述转动轴与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转动轴上在位于反应室内部的侧壁固接有凸轮;所述反应室内部与凸轮对应位置转动连接有振动板;在使用时,将准备好的干湿混合固废分批次放置,然后分批次的导入反应室内部;同时在反应室的底部出料口处准备好收集装置;将准备好的干湿混合固废从壳体的顶部加料口处放入,此时干湿混合固废就会经过多个振动板的传导下落出壳体的内部,在干湿混合固废下落的过程中,凸轮和转动轴就会被壳体外部的电机带动转动,然后使振动板在反应室的内部上下起伏的抖动,使干湿混合固废在多个振动板振动和下落的程序中,使湿度不同的干湿混合固废出现离析的现象,进而使水分少的固废和水分多的固废出现分层的现象,使得经过本装置处理过的多批次干湿混合固废有个初步分层的状态,使处理过的干湿混合固废进入到筛选机后,筛选机能有更好的筛选效果。
优选的,所述振动板顶部铰接有活动层板;所述振动板中部开设有多组开孔;所述活动层板底部铰接有多组传动杆;多组所述传动杆底部铰接有受击板;所述受击板与振动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片;在使用时,凸轮会与受击板先接触,然后通过传动杆使活动层板在振动板的顶部产生晃动,在晃动的同时,受击板会挤压第一弹片,在第一弹片被完全挤压后,凸轮产生的力就会直接使振动板产生晃动,该操作使振动板和活动层板可拥有两段式的受力,进而使其会有两段式的振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